同时,保护街区内的文物建(构)筑物,修缮或迁建历史传统建筑,对一般建(构)筑物或更新或拆除。规划特别强调,对于每一栋形态尚存的古民居建筑,都必须根据其损坏程度、构件的部位等制定出相应的更换技术方案,所有木制构件均应采用相同材料、工艺进行复原。配套完善街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供电供气、电信网络、消防系统等。 在“造血再生”阶段,规划强调,引入高层次社会人士、机构入驻南塘河历史街区,是提升该历史街区文化品位、恢复“南门三市”历史人文持色、最终解决历史街区可持续保护的根本出路。这些高层次社会人土包括: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文人、艺术家、海内外社会成功人士、事业成功人士等。 值得关注的是,《南塘河历史街区保护性详细规划》特别指出,历史上的“南门三市”盛景是由现规划范围内的南塘河历史街区和街区北侧的南郊路历史地段共同构成的,而现在,尹江路北侧的南郊路历史地段,实际上已被分割为两块:一块由百家缘超市、云海小区、都市风华小区等新建建筑共同组成;另一块在铁路北面、鄞奉路与长春路交叉口西南侧——即已拆除的三市大厦后面的破旧建筑群,该地块中间是南郊路,现在路口原三市大厦旧址上已树有“长春门遗址”碑。规划因此建议,今后应设法贯通南郊路传统街巷,联系南北两片,并向南延续,以更充分地展示“一河一街”的江南水乡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