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25年的《都匀县志稿》记载:明清时代作为黔桂古驿道上一重镇的都匀,商贾云集,文化繁荣,时已建有鹤楼书院、南皋书院、文峰书院以及孔子庙、关岳庙、武侯祠、万寿宫、天后宫等20多座规模宏大、造型特别的古建筑。明崇祯11年(1638年)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到都匀考察时,曾到过南皋书院和高贞观等地拜师查询过资料,对都匀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予以高度评价。可是,当年这些古建筑由于清末民国时期战火纷繁,几经毁损,最后在“文革”期间彻底被毁。 为充分挖掘和弘扬地方民族文化,都匀市决定采取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等方式按原貌恢复这些古建筑。目前正在筹资修建天后宫、高贞观和文峰书院等古建筑。 12月4日,都匀市东山公园管理处主任李勇告诉记者,这些古建筑原址大多集中于东山公园之内,待这些建筑和相关配套设施完全 建成后,这里将成为贵州南部又一古建筑群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