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装饰网!  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宁波装饰网 > 资讯 > 视觉印象 > 正文

玄妙印度

http://www.cnbzs.com 2012/6/8 15:39:00 来源: 宁波装饰网 浏览次数 2028 次
 
    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发,经过5个半小时的飞行,南航的波音757飞机在当地时间晚上9点多到达新德里甘地国际机场。
    我们在出机场大门的右侧找到出租车,出租车是以预付费的形式,对游客来说倒是避免了被敲诈的可能。出租车非常老款,像旧时的老爷车,一律黑身黄顶。印度出租车司机的水平是超一流的,同行人群中我算是较年长的,大家为了照顾我非要让我坐副驾驶的位置,车启动之后就跑得飞快,我一直感觉这不是现实中的出租车,而是游戏机中梦幻般的模拟车,我不时发出尖叫声,我每次发出声音,司机都用手拍拍我的膝盖,示意我“没事,别怕,咱水平好着呢”。
    不一会儿,我们便从宽敞的机场大道转入到破旧的公路上。幽黄的灯光中公路两边建筑显得格外荒凉和破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从有路灯的破旧公路转入一条漆黑的街道,这是一条不宽的土路,两边到处可见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类似于国内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小县城中被野蛮拆迁的偏僻街道。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上,此时车却突然停了下来,司机大哥说已到了我们所预定的宾馆,示意我们下车。“天哪,这不是平民窟吗?”我惊叫道。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样的地方是我们印度之行第一天的宾馆所在地。
 
    关于德里
    早早醒来洗漱完毕,迫不及待地在宾馆周边转转。从周边的环境判断,我们昨晚所住宾馆的位置处在旧德里的贫民窟地带。
    走在街上,只见马路边、屋檐下、人力车上躺了不少人,他们睡的是那么随意自然,真搞不明白这些人是因天热睡在屋外还是无家可归。我们还看到一些富人开车前来贫民窟,对街头的“无家可归”者进行施舍。富人下车时,那些穷人即刻排满长长的队伍,自觉有序,富人将买来的一桶粥逐一发放到“无家可归”者手中。
    不知不觉中,街上嘈杂热闹起来。
    德里包括新德里和旧德里,新旧德里并没有明显分界线。旧德里的建筑非常破旧,是贫民窟所在地,脏又乱。新德里稍显整洁宁静,并没有想象中拥挤混乱,也没有宣传中那样现代化、国际化,而是介于现在与过去、东方与西方、秩序与混乱之间,呈现着自己的特质,影射着自己的历史成因,她看起来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城市。
 
 
 

    阿格拉
    阿格拉市因为是泰姬陵的所在地,所以自然而然成为印度著名的旅游城市。从德里到阿格拉有203公里,虽然路途并不遥远,却行驶了5个半小时才到达。
到了阿格拉市,我们的住宿是一处很不错的小宾馆。宾馆的房间设备齐全,配备的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比咱们国内同星级宾馆的都好,让我们白白准备了许多东西。

    泰姬陵
    泰姬陵和长城同属世界七大奇迹之列,中国以长城为骄傲,而泰姬陵则是印度的象征。很多人将泰姬陵的名字与印度对等,就像吴哥窟与柬埔寨的名字对等一样,这也说明了泰姬陵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泰姬陵的安全保卫是印度各景点中最严的,就像机场安检一样,所有参观人员必须通过金属探测器检查,除了相机和摄像机之外,像打火机、香烟等违禁物品都不能带入,大门周围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让人感觉印度政府对这一国宝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建造泰姬陵的材料全部采自德干高原的洁白大理石,建筑表面精美的装饰花纹和文字或用大理石雕刻,或用各色大理石镶嵌而成。历经几百年风雨依旧完整,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纯洁、静穆和优美。陵墓主殿四角都有圆柱形高塔一座,我曾经看过一部介绍泰姬陵的片子,泰姬陵最特别的地方是每座塔均向外倾斜12度,若遇上地震只会向四方倒下,而不会影响主殿。
    无论从任何角度望去,纯白色的泰姬陵宏伟瑰丽,造型完美,加上陵前水池中的倒影,就像有两座泰姬陵交相辉映,恍若仙境。泰姬陵在审美基调上,追求的是华贵的简洁,静穆的辉煌,水晶般的纯净,女性的柔美。
    观赏泰姬陵留给游人美好印象,还有其背后那段令人感动感伤的爱情故事。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爱妃泰姬•马哈尔所造。泰姬在随同沙贾汗出行的途中分娩时因难产去世。沙贾汗一夜间头发全白。为纪念爱妃泰吉,沙贾汗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从全国征调两万工匠历时22年时间修建了这座晶莹剔透的泰姬陵。
    沙贾汗和泰姬生下的儿子篡位后,沙贾汗皇帝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城堡中。被囚禁时他对儿子说:“王位你拿去,只要为我留一扇窗,能够看见你母亲的陵墓。”此后整整八年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遥望远处的泰姬陵,直到郁郁而终,被女儿运回陵墓与宠妃合葬。
    几百年后的今天,每天依然有众多的印度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奔赴阿格拉去瞻仰泰姬陵。如果沙贾汗在天有灵,他肯定欣慰自己实现了当年对爱妃的承诺,如果泰姬地下有知,也必欣慰至极。
泰姬陵的美丽,我已无法用画笔表达对她的赞叹,只是不停地拍照、留影,以期介绍给更多的朋友。
 
 
    阿格拉古堡
    次日清晨,我们前往有名的阿格拉古堡参观。整个城堡全部采用红砂岩建造而成,城墙高20多米,外形宏伟壮观,与德里的红堡齐名。
    城堡占地1.5平方公里,由西城门口入得城内,一条狭长的坡道将城内分成南北两半,北面的建筑因年代久远已倒塌化成一块平地,南面保存完好。其中加汉基尔宫是城堡中的重要建筑物,宫内大院四周有两层小楼环绕,宫殿内的顶棚、柱子、墙壁、挂落、牛腿(以中国传统建筑的说法)均采用的是红色砂岩,精巧的雕刻与设计让人叫绝,我不断地发出感叹:过瘾!真过瘾!真不愧是印度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穿过加汉基尔宫,便走到一个方整的平台上,平台的最外边便是阿格拉城堡高大的外围墙,通过窗口极目远眺可见泰姬陵,中间就是亚穆纳河。当年沙贾汗国王被幽禁在这座古堡时,就是通过这些窗口遥望泰姬陵,以此思念他的爱妃。
 
 
    斋浦尔
    离开了阿格拉,我们前往具有“粉红之城”美称的斋浦尔。斋浦尔位于首都新德里西南约260公里处,是印度人文风情最为浓郁的地区之一,也是拉贾斯坦邦的首府。斋浦尔与阿格拉、德里在地理上构成了等边三角形,也成为印度最著名的“旅游黄金三角”。斋浦尔也是来印度的游客必到之地。这里的道路虽不及德里到安格拉的公路,却也还算宽敞,经过5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斋浦尔市。
    进得城内,粉红元素扑面而来,引入眼帘的建筑物全是一片粉红,宫殿、商店、住宅等无一例外。这种粉色介于砖红和粉色之间的“老粉”,近似于红砂岩的色彩,经过多年风化,很具厚重感。这样的色彩也给古城平添了几分历史沧桑感和沉淀感。
    19 世纪,印度政府为了迎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丈夫艾伯特亲王(威尔斯王子)的访问,将此城建筑全部漆成粉红色,斋浦尔从此留下 “粉红之城”美称。至今,斋浦尔有法律规定,旧城所有建筑包括新建的,都必须刷成统一的粉色。一个有传承有坚持的城市,能保持着她的本色,总比那些不断推倒又重建的城市有着更为清晰的面目、更加鲜明的个性,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斋浦尔老城更有意义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是古代印度唯一先规划而后建的城。她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道路规划有序,广场和民居安排疏紧有度,建筑整体统一而富有变化。
    斋浦尔如潮的人海和林立的店铺让我难以忘怀,那里聚集着各种特色手工艺品、美丽纱丽、颇具风情的首饰、五花八门的香料等,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淘,就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风之宫殿
    在斋浦尔古城中,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便是“风之宫”,也是斋浦尔的地标建筑。
    古印度宫里的王后嫔妃们想观看庆典、游行,感受街市的热闹,又不便抛头露面,于是有了风之宫殿。风之宫殿位于旧城最热闹的集市之中,可以俯视市区的主要通道,建于1799年,据说站在宫殿里面每个角落,都可以感觉有风吹入,所以得名“风之宫”。
    风之宫殿由900多个半八角形窗户、扇形窗户巧妙构成,外观为统一的粉红色,绘饰白色边框和图案。这座幽雅的五层楼建筑,从正面看好像一座巨大的宫殿,非常雄伟。侧面看起来却略显单薄,内部只是一片厚墙的宽度而已。与其说是宫殿,不如说是一堵挂满窗户的大屏风。因为设计的巧妙,屋里任何角度都通风凉快。宫中仕女们坐在窗前乘凉,俯视外界的繁华景象,又不至于被外人窥看,实在是古印度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
 
 
    琥珀城堡
    斋浦尔城郊有许多城堡,其中琥珀城堡最具代表性。琥珀城堡距斋浦尔城11公里,矗立在城郊的一座山丘上。琥珀城堡一改旧城的粉红色调,主要由乳白、浅黄、桃红、纯白色调构成。琥珀城堡是1592年拉加‧曼‧辛格王公开始建造的。
    琥珀城堡所在的山丘虽小,却地势险要,城堡内的建筑物由多个不同时期的宫殿组成,依山势兴建,层层叠叠,极为壮观。城堡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山脚下则是一条护城河。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浦尔城。据说这里曾经作为印度的首都长达6个世纪之久。
    从山脚可由两条路上城堡,分别为正门的“大象路”和后门的“吉普车路”,我们选择的是后者,为的是乘吉普车上山能经过山脚的一个古村落,可以看到村中古朴的民房和破旧零散的庙宇。
进入城堡内,展现在眼前的是宽敞的广场,广场周边有许多不同用途的宫殿,外表华丽而精美。
拾级而上入得宫内,踏过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多个空间后,再穿过一条长长的廊道,尽头便是巧夺天工的“镜之宫”。宫殿用材朴实,顶面和墙壁主要选用的是碎玻璃镜片,用金丝勾画四方连续的图案与纹样,并将碎玻璃镜片镶嵌其中,阳光下反射出奇异的光芒,据说夜间只需燃起一根蜡烛,光线经过镜片折射后,就可以使整个宫殿熠熠生辉,即刻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这种设计理念即使是在当代也不落后,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瓦拉纳西
    瓦拉纳西(Varanasi)在印度被称为是“恒河之城”,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最大的愿望是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瓦拉纳西在印度教徒心目中是最神圣的城市,是一生梦想居住的天堂,犹如麦加在穆斯林心目中的无限高远与神圣。
    走在瓦拉纳西街上,看见的街景可以说惨不忍睹,用“乱、脏、臭”是最贴切不过的形容。
“乱”体现在瓦拉纳西的交通上。在街上,交通工具除了火车之外,其他好像啥车都有,如公交车、小轿车、突突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牛车、马车、骆驼车等。他们根本无视交通规则,加上各种车发出的发动机声和不间断的喇叭声,时而掺杂着动物鸣叫声,嘈杂混乱。除此之外,路上还夹杂着很多牛、猪、羊、狗在慢行,车要躲着走。就看谁胆大撑得住,谁就能占住车道,就能前行。还经常有人横穿马路,摩托带着人横过马路,牲口横走马路,没有斑马线,得哪过哪。
    “脏”体现在瓦拉纳西的街巷、人群、路边的小店。在瓦拉纳西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垃圾、牛羊的粪便。路上成群的乞丐脏乱不堪,人力车夫的衣袖油得发亮,光着脚丫和穿着拖鞋的行人一路踩着泥土满天飞,路边小店的柜台和商品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油炸食品店锅具上的油污似乎是几年未曾清洗过……在瓦拉纳西的街头,你有钱却不敢买路边的食品。
    “臭”主要体现在瓦拉纳西的垃圾集中站、牛羊的粪便上。瓦拉纳西的街头到处设有垃圾站,只是觉得多日不清理,被无人看管的牛群搅拌的遍地都是。印度10月初的天气依旧炎热,垃圾便散发出一股股恶臭。牛羊的粪到处可见,也无专人清扫。好在去印度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带了一大包    一次性口罩,解决了我在瓦拉纳西街头被熏倒的可能性。
瓦拉纳西路边的乞丐和牛群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群盘腿依次排列的乞丐,主要分布在恒河边和主要的街道,等待着行人的施舍。牛群则分布在瓦拉纳西的任何角落,悠闲地吃着垃圾,粪便横流街巷,想想我们每天早上在THE HHI宾馆喝的牛奶来自于吃垃圾的牛,不禁有点恶心。
    在瓦拉纳西不经意间走进了那些又窄又深的小巷,一个人的时候我甚至会有点害怕。穿梭在前往恒河边的小巷里,只一会工夫,我们就碰到三次教徒们抬着死者前往恒河边的焚尸台,没有仪式,就从仅有一米多宽的小巷里插肩而过,没有人哭泣,那么平淡自然。
 
 
    恒河
    初到恒河,天色已渐渐变暗,恒河也是我心目中最神圣的名河之一。到达岸边,我首先对着宽广的恒河大喊“恒河,我来了!”,吓得旁人直盯着我看,以为从哪里又冒出一位苦行僧。
    恒河,她孕育了古印度的文明,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自远古以来就受到崇敬,在宗教上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世界上任何河流,被印度教徒视为最神圣的河流,是印度教徒一生最神往的地方。
    夜晚的恒河格外热闹,正好赶上晚上的祭拜仪式,据说仪式每日举行,365天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这也是每位游客到瓦拉纳西的必看“节目”。
    我们租船划到河中观看表演。只看见众信徒点燃手中的灯火,摆弄着各种动作并不停地变化着,口中念着祈祷文。我看不出什么名堂,只是觉得热闹,有新鲜感。最后,信徒们依次排着队,走下一级级石阶,把河灯点燃,连着花瓣一块儿放进静默的恒河水中,以表示印度人对恒河女神的感恩之情。对于印度人,这种仪式是万圣的宗教活动,人们不远万里来瓦拉纳西表达对恒河的敬仰和膜拜。对于我们,这种仪式更像表演,以填补浮浅的阅历。但是我们也尽量让自己表示虔诚以示尊敬。
    看过夜晚恒河边的祭拜仪式,一定要去看看恒河边的晨浴。
    清晨我们早早就起床,来到恒河边。恒河边迄今还保留着无数座建于不同朝代的建筑、庙宇和神坛,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小巧别致,精雕细凿,形状多姿多彩,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历代王朝还在恒河边先后修筑了大小64个台阶码头,供人们作沐浴礼拜之用。因为10月份刚好是恒河的涨水期,清晨的恒河显得更加奔涌急流,河边古老建筑的基座、石阶甚至一些小庙宇都淹没在恒河水中。
    船沿着岸边逆流而上,只见恒河边晨浴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在脸上点上丹红,抹上香灰,有的双手合十作默念状,有的手里托着一只盘,有的拿着一只小铜壶,也有的手中还拿着经书,等等,以多种方式进行祈祷。之后男人们跳进河里,双手捧着圣水,浇向身体;女人们蹲在岸边用枝条刷牙(在印度看到很多人拿着一根树枝条在刷牙),然后咽下圣河的水;老人们漫不经心地擦着身子……不一会儿就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来到恒河边晨浴,蔚为壮观。
    人们每天怀着虔诚的心,走进恒河,以求用圣水冲刷掉自身的污浊或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
    恒河边还设有多座焚尸场,一般不让外乡人靠近上岸,我们只能从船上远望。听导游介绍,印度教徒中的穷人死后用电击,然后丢入河里。富人用柴烧,然后丢入河里。最有钱的人用白檀木烧,烧完丢入河里。没钱的死后不能烧,自杀的不能烧,5岁以下的不能烧,因为他们的灵魂是肮脏的,神不接受他们。
 
 
 
    结语
    10天的印度之行是一段令人终生难忘的旅行,我遇到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一路上,所看到、接触到和听到的,都是那么震撼人心,让人不能忘怀。无论是酷热难耐的天气,还是举步维艰的交通;无论是优美摄人的歌舞,还是漫天不同宗教的神佛;无论是弥漫空间的香料,还是臭气熏天的巷道;无论是古老奢华的建筑,还是永恒不变的爱情;无论是豪华无比的国际机场,还是破烂不堪的贫民窟,都显示了印度灿烂的文化,让人惊叹不已。
    在印度这个矛盾交错的国度,古老和现代并存,混乱和激情交织,最精英的高新技术不得不面对最落后的种姓制度,最奢侈的富人背后是数亿每天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的穷人……这一切的一切,又让你就如行走在繁华和荒凉之间。
    从印度回来后很多天,我的脑子里都是挥散不去的记忆。虽然我同样无法想象,在印度恒河瓦拉纳西遇到的那些台湾、韩国女孩,她们为何能在那里一待就是个把月,如此痴迷印度。10天的印度之行,在我心里烙下永恒的印记,她远远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恐怖,尽管街头遍地牛屎狗粪,夜晚路边到处睡满乞丐,还有肮脏混浊的恒河水,但印度醉人的风光遍地皆是,泰姬陵惊天的美艳,教堂与清真寺的亘古宁静,琥珀宫阿格拉堡的气势磅礴,德里气势恢宏的红堡,四处飘散的印度咖喱清香以及久久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的印度歌舞……构成我对印度的真实映像。
    难怪有人比喻印度是地狱,也有人比喻印度是天堂。
    常听说去过印度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绝对不会再去;另一类是,很想再去一次或多次。
    玄妙的印度啊,疑虑里我走进你的怀抱,不知不觉中把你迷恋。如果还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再次走进你!
Copyright © 2005-2017 宁波装饰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实名:宁波装饰 中国装饰 浙江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网 宁波装饰杂志
宁波家居网 宁波设计网 中国装饰之窗 装饰之窗 设计之窗  装潢情报 管理员:259379956@qq.com  ICP:浙ICP备07023769号-1
服务热线:0574-87110128 传真:0574-87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