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住过酒店呢,是吧?不过五星级的帐篷,我还是头一次住。在酒店,谁没定过morning call呢,不过这样温馨甜蜜的morning call,我也是头一次遇到。究竟是怎样甜蜜的morning call呢?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个马赛人端着托盘,很快接近我们的帐篷。他到了帐篷门前放下托盘,迅速拉开拉链走进了我们的帐篷,然后喊了一声hello,接着说,morning call ,你们该起床啦,这是你们的热巧克力。
这就是肯尼亚的morning call。一杯香浓甜腻的巧克力,让我们早起对着天空和草原,大声说:你早,肯尼亚!
人人都以为非洲是旷野的草原,是不羁的土地,但其实非洲不仅仅是这些,她让我们看到的体会的更多。在保护区,我们每日都住在帐篷里,可爱的帐篷,结实的帐篷(结实很重要啊)。除了房子是帐篷之外,里面各种设施应有尽有,跟酒店没任何区别。而住在帐篷里,比传统的酒店更加有非洲草原的特色,马赛人的手工、草原风情的装饰、无处不在的动物图像,一切都是那么出乎意料的温馨。
营地里这些五星级的帐篷,是我住过的最接地气、最接近自然的酒店,帐篷的拉链如果全部拉开,就是一个露天的遮阳伞,即便拉上拉链,还有纱窗、天窗。总之,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无限地接近自然,接近大地,重要的是,接近动物。
我们在保护区的每一天,都是从拍摄帐篷营地开始的,每一天也都是以拍摄帐篷营地结束的。清晨,打开拉链,趟在床上就可以看到草原上的动物,呼吸非洲的空气。傍晚,追了一天动物的劳累,在温馨的帐篷中一扫而光。
因为帐篷营地都在保护区,而保护区里水电很局限。比如白天一定都要用太阳能,到了晚上,储存的太阳能用掉后,才会开发电机,所以,充电在保护区是大事情,有些营地房间内可以充电,有些不能,必须到发电机附近的办公室集体充电。
到了晚上,营地里除了点燃的油灯,没有路灯。还有就是用水,营地的水也来之不易,有三种,一种是这里的井水,只能用来冲洗厕所之类的,不能吃喝,因为是咸水;还有一种就是用来做饭的水,只能做饭不能喝;最后一种是纯净水,只用来饮用。后面两种水,都是营地从保护区外买来的。所以,这里的水真的十分珍贵。这里,每人每天的洗澡说是20L,觉得洗澡是一种浪费。不仅仅因为水来之不易,还有每次洗澡,都是马赛人辛苦地把水拎到帐篷外,倒进帆布袋,然后再拉到高处,这样我们的淋浴喷头就可以工作了。然后,这些可爱的马赛人会一直等在帐篷外,如果你缺水就喊一声,如果,你一个人洗完换另一个人,还是要喊一声,他们就一直在外面等,直到你洗完才会离开。
到了傍晚,马赛人会在营地里点起一盏盏油灯照亮小路。肯尼亚草原的白天很热,到了夜晚却有些凉意,当我们吃过饭洗过澡准备睡觉时,常常会发现,被窝里有个热乎乎的暖水袋,马赛人的服务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却温暖人心。
每次我们出门住酒店,都希望住单间,自由自在,有私密性。不过在这里,绝没有人要住单间,大家都是坚决、强烈地要求至少两人一起。因为我们住的营地白天看起来浪漫风情,到了晚上就变成了“危机四伏”的地方。
我们常常跟帐篷外面的各种动物只是一层帆布之距,每天晚上,我们都能听到外面各种动物的喘息声、脚步声,还有各种奇怪的鸟叫,声音总能传得很远很远。有时候也有各种昆虫鸟类在帐篷的顶上飞来走去,我们以这样一种无限接近自然的方式,能在夜晚静听动物私语。
这样的环境,有谁敢自己住一个房间?跟我住一个房间的朋友很有意思,每次听到怪异的动物生,她就跑到我背后,然后悠悠地说,你怎么知道那动物一定在我面前,而不是在我背后呢?
晚上,如果你有事儿想走出帐篷,就必须吹哨子,然后会有马赛人来领着你。无论你走到哪儿,即便是白天,也会有马赛人不远不近地跟着你。后来,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保护区,动物是怕马赛人的,无论离动物多么近,看起来多么危险,只要有他们在身边,我们就觉得非常安全。
最后真的要感谢这些淳朴的马赛人,在保护区他们一刻不离我们左右。从清晨的叫早开始直到夜晚的保护,他们如影随形地保护着来这里的游客,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