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 朱文海
世界何其大,令人沉醉忘返的美景何其多,然而极少数异地景色在造物者的手中被幻化得如此神似。这种相似的景色若是在一个游子或是失意离乡者的心中,其交结的万般思绪,绝不只是眼前的景色所能形容。而台湾的“大溪镇”所涵盖的“慈湖”以及十几公里外复兴乡的“角板山台地”,就是这么一个令人纠结的地方,其原因就是:它太像浙江省奉化县的溪口镇,因而染上了一席神秘面纱。
舟揖云集 万商风云
大溪镇——一个台湾北部美丽的山城小镇,其外围有一条大汉溪流贯。大溪镇原本是平埔族和泰雅族居住的地方,其开发时间很早,在乾隆年间就有漳州平和人陆续来此开垦,现在桃园大溪镇有数万人为平和人后裔,江氏族人有近5000人,还有一部分迁居彰化、南投以及台北等地。
![]() ![]() 1863年天津条约将台湾的淡水港增加为通商口岸,而当时的大溪便是淡水河系最大的内路河港,也是台湾唯一的内陆港口。早期大溪镇的开发分别受到林本源家族以及李金兴家族的影响,李氏家族凭着依山的地势和临河的水运优势,将桃园、新竹、苗栗的山区物产与淡水、大稻程、艋舺、新庄等沿海口岸的贸易开通,甚至于大陆沿海区的商品互通,光绪年间为樟脑油集散中心,商业鼎盛。在全盛时期这儿多达三、四百家洋行、商号,其景象可谓终日帆影不息,庞大的商机和船队吸引英国、西班牙在此设立洋行,彷若一国际商港。这种繁华依旧可以从目前和平路和中山路的古典西洋混合式建筑见证它当年的风华。
![]() 后来,在桃园大坝完工后,大溪水位下降,其黄金岁月也随之结束。但大溪老街上的传统商家们依然执着地固守老业,始终不放弃,因此大溪商业街一直维持到今。
如今大溪镇已成为台湾北部著名的旅游胜地。尽管河运没落,繁华变迁,但老街依然保留原貌。大溪老街的商铺基本都是早期的建筑物,纵深长、住宅式的连栋店面,有的是红砖牌楼搭配红砖屋,有的则是以石材精雕欧洲风格的拱门梁柱和繁复华丽的浮雕图案,造型采用大量弧线,呈现出山尖形、半圆形或圆弧形等多端的变化。
走在老街上,除了异域风情的建筑物很有看头外,眼花缭乱的传统小吃也很吸引人。大溪豆干非常有名,一般商家都把豆干制成猪肠猪肚等形状,泡在高汤里,客人选好后捞出来,切成细条状,口感很有弹性,尤其是辣味的,味道更鲜香。
![]() ![]() ![]() ![]() 再有就是豆花了,台湾人很爱养生,因此,豆花都做得很有“内容”。一大块滑嫩的豆花,里面放上花生、红豆、薏仁、绿豆或者芋头等,最后再浇上豆浆,非常营养美味。
更有趣的是,大溪老街上有一家月光饼老店,门口经常是排着长龙。这家店是限量销售,别看排着长队,但是想一次多买点不行,这家店每天限量供应,每人只能买200新台币(14个)。月光饼是完全手工制作,有芋头、抹茶和地瓜三种口味,吃起来很软且香甜。
据说,在以前物资缺乏的年代,大溪人习惯在中秋节做糕饼祭拜祖先,但面粉来之不易,于是就在煮熟的地瓜上撒上糯米粉和砂糖,手工制成扁圆形的地瓜饼来代替,由于形状象中秋的满月,故名为月光饼。
异地故景 触景生情
大汉溪旁的公园自日据时期以来就是镇民休憩聚集的处所,日本人在公园内建造神社、忠魂碑、相扑场,甚至士绅的聚会所。从1950年代开始,蒋介石在各地视察,他在大溪镇公园向下眺望时,发现酷似家乡溪口镇的剡溪景象,甚至公园内原本日本人聚会所的公会堂,其地理位置以及会堂内向外观看的景观,都和位于溪口剡溪旁与夫人宋美龄女士小住的“小洋房”和“文昌阁”非常近似。毗邻行馆仅隔一条街的“大溪国中”所处的地理位置,竟然也和蒋介石于家乡一手创办的“武岭中学”十分相像,而蒋介石本人也曾多次莅临此校(大溪国中于蒋介石过世后改名为武岭国中)。由于附近山势环境地理氛围的诸多类同,因此便成为其来大溪造访时的行馆(称为大溪宾馆),行馆旁参天古木的大溪公园(现更名改为中正公园)便是其与夫人早晚散心留连的地方。
![]() ![]() 平波碧水 抱怀慈恩
慈湖,俗称牛角楠埤、埤尾,因临百吉隧道出口又称为洞口。慈湖位于大溪镇,是一座人工水库,分前后两湖,前湖较大,后湖略小,壮若新月。因景色幽雅,蒋介石善爱此地景致似故乡奉化,于1959年完成洞口宾馆(1962年更名为慈湖宾馆),并为追思慈母王太夫人,于1962年改名慈湖。慈湖的生态环境保持相当完整,静谧的湖水映照着层峦叠嶂,神秘而又清幽的气息扑面而来。沿湖遍植黄椰子、蒲葵、修竹,形成一条苍翠藩篱,大汉溪的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风光旖旎,成为一座小小的天然湖山公园。绿意盎然的花园,每逢初春,百花盛开,闲步其中,如诗如画。慈湖宾馆坐落于青山绿水间,更显得宁静超然。
慈湖为蒋介石生前钟爱的休闲处,故蒋介石过世之后,遂遗嘱厝灵柩于此。慈湖和大溪陵寝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陵寝,同位于大溪镇福安里,两地相距不远。
由于常年军事管制,慈湖的生态保护相当良好,已被台湾普通民众视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人称,昔日军事重地,今日世外桃源。特别是内地游客,将慈湖作为游台的必选之地。
凝望冥思 遥恋故乡
复兴乡的“溪口台地”(原名为角板山台地),位大汉溪上游,于泰雅族原住民的部落区内。这里的河流弯曲处,形成河阶台地。台地层层,被山峦包围,层峦迭嶂,景色秀丽。“溪口台地”是蒋介石撒台后,次年元月第一次远赴角板山贵宾馆时发现,被认为是与奉化溪口最相似的景观,同时也是蒋介石最常伫留冥思的地方,无论是私人聚会、接见国内外友邦,甚至国共的金门炮战期间,这里都曾是秘密指挥所,因此宾馆内的地下室有一神秘避难隧道,长80公尺、宽4公尺、高3公尺,当年做为蒋介石紧急避难及指挥所之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