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 受邀 收到荷兰设计周主委会邀请, 由ID+C召集,受邀请的中国14位设计师: 王怀宇、刘小康、吕永中、余平、吴刚、宋微建、范江、林伟而、陈耀光、 秦岳明、谢天、温少安、琚宾、魏春雨。 2008年5月31日 上海 宋微建处确定出发 2008年7月26日 深圳 踞宾处商议如何布展,并推出一本14位设计师的作品专辑 2008年9月6日 西安 余平处最后确认各项事宜,看到《中国当代空间表情荷兰设计周参展作品集》样稿 2008年9月27日 北京 媒体会,有30多家媒体参与,各位设计师发言,发布参展作品与活动内容 2008年10月18日 出征 飞抵阿姆斯特丹,参加为期15天在异国与设计有关的各种活动 2008年11月12日 上海庆功会 60多家媒体参与,设计师从各个侧面回顾此次活动的盛况与参展感想
     虽然对“荷兰周”这三个字已念叨多日,但其实了解的并不多,到了荷兰才知道这不仅是设计人的盛会,简直就是这个国家为期一周的盛大节日。2008年10月18日在欧洲有设计中心之称的埃因霍温市迎来了第七次设计周的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名设计师在分布于市内的50个会场展示他们的产品,纺织、空间、平面设计等作品,路灯挂满了设计周的旗帜,沿街商铺橱窗专门贴上设计周的标志,并专门辟出一块展示产品结合橱窗设计。荷兰周边的城市也是闻风而动,观者如潮,参观者有老人、孩子,层次较广,为方便设计周的参观者,很多志愿者开着他们外表改装过的汽车放上各式各样有艺术创意的标志供参观者免费搭乘,往来各个展区,所有展区不收门票。 到处看到与设计周有关的东西,仿佛是艺术的海洋,让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深深感觉到做为一名设计师的荣幸。参加过许多设计活动,但这样浓烈的氛围还是第一次。荷兰设计周的专业性与民众的参与是一种自然的融合,艺术不是属于少数人,它是阳光普照每个人,也体现政府支持的力度。 我们被安排在主会场,是菲利普总部的老厂房,各个展位由参展者布置,各位设计师自是一番好身手,但会场的公共区域亦有主办方一丝不苟的创意,临时餐厅喝茶的地方打着舞台灯光,给人以戏剧化的感觉。卫生间所有墙面贴着堆满健康笑容持着照相机的美女帅哥图片,毫不顾忌看着你,拍着你,大胆地“窥视”, 让人在如厕时会心一笑,恐怕也是最令人愉悦的窥视。 中国展示厅的布展是对孔明锁的解构,纯白色造型,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中国传统墨斗、界尺用来弹线,在实地操作大有看头,白色与黑色的地坪是经典对比,是阴阳太极,整个展厅看似简单但结构严谨,让人有一种难以破解的谜样感觉。设计师们的作品穿插其间,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如一幕幕电影剧照精彩回放。中国人首次在设计周亮相,展厅的特殊与设计师出色的作品令欧洲人惊讶并发生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些作品于他们来说是很上规模及层次,带去的《中国当代空间表情荷兰设计周参展作品集》一售而空,参观者拿着书排队让每个设计师签名,热情邀请我们合影,媒体拍照进行报道,作品带来的肯定与赞誉令人幸福,中国展区成为参观者最多的展区之一,这几天我们全是受宠爱的明星。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