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柬埔寨回来已有好几个星期了,每每提笔想纪录些什么,但始终觉得无法述说她,即使是近距离地触摸到每块粘染着历史苔痕的石块,即使是一遍遍地试图把每个包容着复杂建筑构造的角落烙在心里,仍是徒然。















有人说它是一个微笑的失落国度,有人说它是一个神话的发源地,它只安静地在那里听着,沉默着,无法测度它的内心。柬国就像是前人抛下的一个谜,神秘得可以沉醉其中,吴哥的发现也该只是这谜团中的一角。七天的旅途远远不够让我深入地去接近她,总是在想,也许还有什么在等着我们,留下一些梦里的片断也是好的。




光影斑驳间的迷宫 深夜飞机抵达柬国金边,我们坐车穿过这个漆黑的城市到达酒店,等待入住手续时看到大堂里陈列着一座小吴哥的模型,是一个灰色的宫殿建筑,心理念念道:这该就是历史的颜色吧。打定主意,三天的吴哥之行与灰色为伍。却没料到,当我们第二天正午到达吴哥城,她就那么赫然地、铺天盖地呈现在眼前。石墙中混合了阳光这种自然的颜料,就变幻出色彩来。深深浅浅的光线透过算盘珠式的窗棂照出灵动的金色,葱郁的树林在石墙上落下迷离的影子,抬头看吴哥是天空的深蓝色衬着的红色。一道道的石门,一层层的石块,一条条的迂回,让人情不自禁地陷入和迷失。层层叠叠的寺庙和宫殿在光影斑驳中看似无序却有节奏。


树与寺的纠缠 树与寺这样的纠缠是吴哥给我的另一个震撼,在塔布笼寺遍布这样的景致。它们像是以光阴的名义相互依恋,以至于我细细地看,想找出是庙在先还是树在先,却一直不得要领。但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千年的纠缠幻化了新的生命。我不想把树的纠缠看成是对吴哥的一种破坏,只觉得在密林中被掩埋的吴哥城也许习惯了这种于沉睡中的呵护,尽管有些墙垣廊道因此坍塌散成乱石,尽管有人担心吴哥最终会被密林收回,但我仍然喜欢这种自然的来与去,让历史的一切,融尽在天地间。











微笑在天上人间 我一向认为,“人”是旅途中最重要的因素。和什么人去,遇到什么人,将使每一个相同路线的旅程变得千差万别。如果说吴哥古迹带给我的震撼是意料之中的,那普通人的笑容带给我的感动,却是意料之外的。我忽然明白了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它是神俯瞰众生的微笑,庄严、智慧;它也是人面对命运的微笑:平和、豁达。柬埔寨是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多年的战乱和政治运动延缓了这里的经济发展,却没有在柬埔寨人的心中筑起藩篱。在柬埔寨的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善良与温和。风雨千年,“高棉的微笑”留下了许多岁月斑驳的痕迹,但就算历经冷漠与凄凉,这些笑容永远都是那么从容和睿智,感染着每一位走近的游客——在微笑的包围中,暂时抛开尘世的烦忧,静静用心凝听千年的诉说,在彼此的微笑间,似乎已经心意相通。






一半是繁华一半是恬静 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回到了柬国的首都——金边。就像从梦里走来一样,金边对于旅游者来说真实存在的,在这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法式小楼、黝黑的柏油马路、摆有大量中国制造的小商品市场、穿梭在街上的嘉陵牌摩托车及在街道往来的小孩……清晨,窗外的车水马龙把睡眼惺忪的我吸引到窗边,拉开旅社那薄薄的窗帘,恰好看见马路对面阳台上的柬埔寨女孩开始梳妆晾衣,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做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很多城市都有小巴黎之称,但这个称谓套在柬埔寨首都金边身上似乎更有道理。柬埔寨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金边街头的法式建筑仍随处可见。这就是金边,一面是繁华的市井,一面是恬静的人群。看似熙熙攘攘,但一切都是那么随意,永远没人会真正打搅你,不像一个现代都市,倒还是那个徜徉在19世纪的热闹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