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必须看看另一面:辉煌的唐建筑薪火相传到了日本,但审美逻辑却在另一种社会形态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极端且专制的民族性格基于岛国的地理延伸出刻骨的危机感。在这样快速的社会节奏里。细节被减少,色彩被弱化,工艺由于效率问题被简化,曲线成为直线,他们汲取了最为偏爱的一面:一种隐喻的方法。典型案例如著名的日本枯山水。在日本近代的建筑中,坡屋顶几乎由直线构成,飞檐几乎没有,景墙简练直白……甚至园林亦愈发构成的刚直。这手法自然有其合理之处。无论从建设速度或工艺难度而言,曲化为直都是大大降低建设数据的有效方法。亦是高效的体现。 基于以上区别的阐述我们来探讨关于:弧。弓者,弦木为弧。单弧意犹未尽,多段弧蜿蜒有趣。古琴的铉边有弧,环佩是弧,园林水池弧的妙趣横生,更不用说瓷器的眉耳肩股或古建及家具。从商至清,从青铜至花梨家私,从宫阙至平民,其实在我阅读的所有相关资料中,弧,成为贯穿一切的印象。与日式元素中常见的圆型不同,两者存在极大的形态语言区别,弧更为多样,存在各种可能的延展,一段三段与五段的衔接自由润滑,而圆则寓意圆满,圆满其实就是一种结论,而无论从形态及寓意上都缺乏更多可能性。当然,弧很复杂,而圆则简单,弧的复杂程度足以陈述一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但圆不可以。圆只能用来向往。 这是个复杂的,有着巧妙弧度的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