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东北角曾经赫赫有名的杨树浦路上,一个没有大门的园区引来了路人猜疑的目光。它气质脱俗,绿荫浓密,深深的庭院看不到尽头。它与世无争,寂寞并快乐着,一如它的主人——来自台湾的建筑大师登琨艳。在这个物质发达、人心浮动的快节奏时代,园区的开发理念和进度都将注定了它的特立独行和非主流命运。 早在2004年春,不安于现状的登琨艳就将其工作重心从苏州河仓库迁移到黄浦江畔,开始了他“水岸三步曲”的第二步——旧工厂再生实践。经过两年的艰苦寻觅,最终确定了这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工厂,曾经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亚洲最大生产地,继续他的寻梦之旅。这是一个有着多重性格的滨江创意园区,是主人心目中的“百草园”。人们每每从外面喧嚣脏乱的马路一拐进园区,一颗不安的心便顿时被园区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奇力量所降伏,变得宁静祥和了许多。 滨江“百草园”是现代意义上的园林,它的挑战基于两方面:一是园区开发的功能定位,二是因地制宜的园区改造,包括现有的厂房建筑、景园设施及绿化植栽。改造前的厂区单调乏味,厂房大都以实用为主简陋粗糙,改造后的园区渗透着江南园林的儒雅和诗意,小桥流水,步移景异,也传达出跨文化语境下主人对美学和时尚的再定义。这里的一草一木间,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流行动向做了完美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