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表现图是设计师在创造过程中,将抽象思维转变为外化的具象图形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形象思维、设计分析及方案评价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在设计表现图绘制过程中,一方面,设计师通过手中的笔,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他人可通过图形来解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并从中获得美感。
设计表现图中的手绘表现图,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如设计过程表达清晰、绘制便捷、交流方便、易于永久保存等,已普遍得到大家的认可。
笔者自1991年以来,因设计和教学工作的需要,一直从事手绘表现图的创作运用和研究探索,现将在从业十多年的感受与体会整理成文,以就教于大家。
一、手绘表现图的作用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是根据对象的使用功能进行构想、规划,并按照建筑美学原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得以实施的推进过程。它可以分为三部分:1、计划构思;2、表现传达;3、实施应用。
设计师在构思过程中,欲将大脑中抽象的思维,通过某种方式延伸到外部进行形象化展示,使自己能够非常直观地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把设计构思传达给他人,在这一过程中,设计表现图(建筑画)便是最为便捷、最为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设计表现图作为表达和叙述设计意图的方式,无论是设计初始的构思阶段,还是中途的调整深入阶段,或者是最终方案结果的表述阶段,它作为最直接的“视觉语言”,是设计过程中不可缺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设计表现图分电脑表现图和手绘表现图。在电脑表现未普及之前,手绘表现图是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法。在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绘制室内表现图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也可称为室内设计的代名词,可见设计表现图在室内设计等相关行业中的重要性。
手绘表现图又可分为表现终端的设计方案表现,及构思深化过程中的设计草图表现。
设计从开始就交织着构想、分析、改进。在此过程中,需要将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勾勒记录在纸上,使其成为可视的图形,以便作进一步的推敲、判断、交流、反馈和调整,设计方案也随之深入和不断完善。在方案实施之前,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修改,不断地调整,循环往复多次。因此,手绘草图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手绘表现图作为设计师传达设计思想的媒介,是设计师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式。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也是交流设计思想最便利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利用它来说服业主,以达成初步的设计意向,常常也是设计师说服业主的有力武器。手绘表现是视觉造型最基本的手段,是专业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已越来越多的得到设计师的重视与运用。
二、手绘表现图的特点
建筑设计、室内表现图是以设计工程为依据,通过图形的形式,直观而形象地表达构思意图和设计方案的最终效果,具有专业性、真实性、科学性、超前性等特点。手绘表现图则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设计构思的应用性绘画,其首先是一件绘画作品,画面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有一定水准的手绘表现图还应该是一件艺术作品,这也是手绘表现图的最大特点。
手绘表现图注重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述。画面中的构图、光影和色调等构成了基本内容,运用绘画的审美规律、原理,直接诉诸于视觉形象,突出形象自身的直接性和感染力。同一般绘画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具有表达视觉及心灵感受的一面。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有许多工程设计本身的要求和制约,如尺寸、形状、色彩等的限制。画面更多强调的是形似而非神似,诸多元素具有符号性。手绘表现图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具有和绘画艺术相区别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幅手绘表现图也是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的体现。手绘表现图在客观记录、表达设计思维的同时,更具有主观的、更为深广的范围延伸与拓展,从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绘画基础,才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构想。手绘表现图的画面在反映叙述功能的同时,也追求视觉效果。它是建立在专业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艺术的处理手法,合理地适度夸张、概括与取舍,才能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手绘表现图。从画面上可以看出作者的技法和对美学规律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手绘表现图不仅是设计思维的真实再现,同样也可以赋予图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这种独特的审美特征不仅区别于电脑表现图,同时也区别于其它的绘画形式。正是这种创作表现意义,不断激发设计师充分探寻并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