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设计先是摆脱原始框架的制式格局,并在可控预算限制下,用最少的设计动作恢复空间的自由度,营造豁朗与宽舒的气色。纵览住家,屋体轮廓方正,并有三面开窗,随庭院整面采光,几无畸零单元及水平深浅均衡两大优势,本身就是可享受日照绿植的好室内环境。在平面规划里,让每个分区敞开相连,创造光线、视野和空间的延续,随穿透性的产生,屋内更可独揽两面郁葱绿意院景。 消融区块,无形亦无限,不留任何零碎化结构,整体与局部接续格局生动捕捉家庭生活的美妙。本案中,场域设计植入的空间观是外院与内屋的高度自由,摊看平面,室内格局形成一个“品”字,三间卧室摆在屋右边,一条走道延伸至左,再无遮拦。整个室内除了睡眠区,其余空间都开放,用最少的墙面去完成空间,试图透过一种设计,就能把所有的区块都分隔出来,达成空间效果。 设计师另一种雕琢不入的思维则反映于材料的选择,老船板、枯藤和手工柚木板直接木蜡油处理,基础金属模件的方管、水管和铁板或焊接或套件组装再黑漆处理,强调的是手工和原味之乐。出于职业的敏感,反对室内普遍采用的文化石、人造石贴墙拼花流于矫揉造作,地面也是选用“目录”之外的冷门石材追纹平铺,粗旷斑驳的花纹难掩朴拙之雅。 清晨,斑驳光影恍惚着遗落在房间里,随着窗帘摆动而移动,枯藤、灰石地面和木纹石壁都晕染上了这虚澹的境况和情味。点点盆绿则葳蕤生机,犹如窗外的花园延伸进了室内。如此景象浑朴近人,在时间流动的踌躇若顿下,主人可在此信步、沏茶、读书或慵眠,情致暇豫且无罣。本住宅案中,场域设计不仅尝试用最简练的设计语言来展现日常生活点滴的痕迹感,且思酌如绸缪溢散般生活的本真,不刻意雕琢风格美,却是逐一回避媚俗装饰以及光洁绚丽感,让家随岁月淀积、因人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