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装饰网!  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宁波装饰网 > 经典案例 > > 正文

天际线上的柏悦酒店

http://www.cnbzs.com 2013/8/21 9:57:00 来源: 宁波装饰网 浏览次数 2327 次
天际线上的柏悦酒店图


      当《亚太名家设计解读》写作进入尾声时,笔者终于收到了来自西半球的美籍华人,著名设计大师季裕棠的力作——《柏悦酒店》。尽管看过台湾著名杂志《室内》和国内杂志《室内设计师》对柏悦酒店的报道,都说写评论的人沉淀和凝固的东西太多,要打动他们是困难的,但我仍然被季先生拟用“远方的家”概念,所表述精品酒店返璞归真的传奇感染了,用质朴、平和与返璞归真书写酒店的低调奢华,这是一种怎样境界……
     “家”的概念
      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人在旅途或在外漂泊就特别怀念家的温暖,不论这个家是什么阶层的,也不论这个家是什么人住的,没有人能割舍一个家的概念。家是什么?家是一个不要太大,不需要奢华,不需要包装,有温暖、有亲情和有呵护的港湾,而且是一个非常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就能拿到什么的家;它没有打烊的概念,没有有关规定,也没有刻意的符号,更不会有金碧辉煌;家,既能安抚人的情绪,又能慰籍人的精神,同时还能沐浴人的灵魂,是能让人彻底放松的地方……
      我无法考证季裕棠当初在接到上海柏悦酒店设计事宜时,心底里是否就藏着一个梦?走遍全世界,有几家像“家”一样的酒店?有几家像“家”一样温暖?一个像“家”一样的酒店概念,一直是他挥之不去的梦。当他得知上海柏悦酒店坐落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87层楼时,储存他脑海的设计信息,藏在心底的梦瞬间被高清晰地扫描了无数次,家与酒店的融合图像立马呈现在他的眼前,一个崭新的,全球最高的酒店设计将会在这里刷新。
     通常大师在面对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空间项目时,似乎都有一个图谋已久的愿望,他们心中无时不刻装着一个尺度在丈量这个世界。也就是说面对上海柏悦酒店的设计大环境——作为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际大都市,季裕棠终于等到实现梦想的机会。他有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预感,什么预感?作为一个美国华裔设计师,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做酒店设计,由于魂牵梦绕出现无数次的“家与旅店”混合幻想,他可能会因此创造很多意想不到的世界第一。
      可以说由于工作缘故,他每年都在旅行,常常在旅行中一方面在思考自己的设计项目,一方面经常入住不同的酒店,每年几乎大半年时间都是在酒店度过的。但奇怪的是,有时候一到酒店,他就特别“恋家”。因为现在的酒店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冥冥之中有个约定成俗的格式,一个全世界几乎共同遵守的酒店格式。从酒店大门到酒店大堂,从大堂到酒店客房,从客房一直到酒店的餐厅、酒吧,甚至走廊和卫生间都有一种不约而同,大同小异的约定。在这种酒店格式所发生的一切行政行为,人们的愿望仿佛都被酒店无形格式化了,不论你来自何方?来自什么阶层?拥有什么文化背景?什么国度的语言和信仰?似乎都被酒店约定成俗设置的程序,无形中程序化了。 人,仿佛成为程序的一部分,人们住店不过是被迫适应了这种酒店格式化模式。不能容忍的是,季裕棠作为一个酒店设计师居然也被格式化了,从那时起,他就滋生了对酒店格式化的逆反心理。
      他时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谜”一直困惑自己,他想解开这个“谜”。为什么全世界的酒店不约而同,都有这样的格式和共性?因为酒店要面对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人,必须要面对它们的吃、喝、拉、撒、玩、乐等习惯总得有个约定成俗或格式化的约定,而这些习惯只有家的包容才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如果将“家”的概念引入到柏悦酒店,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将家居的生活方式与酒店经营“对接”,将人与家的依恋情绪,将人在家的自由自在和随心所欲都凝聚在柏悦酒店,那是什么概念? 
      低调的“门脸”
      一开始笔者收集了不少有关上海柏悦酒店的媒体报道,最权威的是台湾《室内》杂志对酒店的解说,有一个线索引起笔者的注意。“在与建筑设计者KPF,也就是美国著名建筑师威廉·佩德森(William Pedersen)的合作下,季先生建议他给酒店一个极长的车道入口,并使其在驶近酒店时,逐渐忘记脱离繁杂上海的感受”。也就是在环球金融中心刚投入规划时,季先生与建筑师就投入室内与建筑,包括室外的总体设计,在欧美由于室内与建筑是同步规划的,这就有可能让季先生传承欧美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同步平台上做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度”。为搭建建筑与室内同步走的平台,攀登他心目中的“高度”,季裕棠从西半球飞到东半球,从纽约到上海来来往往,总计用了5年时间打造上海柏悦酒店,第一次为他的祖国交出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这几乎是和环球金融中心建筑施工工期所花时间是等量齐观的,再加上酒店室内设计与装修时间甚至更长,这是一个充满了“中国式的私人住宅”精品酒店……
      我们发现酒店的入口大门,居然是如此平淡无奇,既没有酒店门脸的富丽堂皇,又没有大堂雍容华贵的氛围,除了一个用铝塑板搭出来的雨棚外,连进门的那堵超大界面的墙,居然是裸露的白墙,上面一片空白,要不是入口的左墙灰色毛石上嵌入一个“上海柏悦酒店”小铜牌,笔者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季裕棠的观点,作为浦东金融中心的陆家嘴人气很高,到处都是豪华版的各式各样的门店和酒店大门,虽都十分国际化反而缺少了上海的特色。尽管他承认自己也是一个很国际化的设计师,但他不想给祖国第一个礼品,就被标上仅仅是一个设计很国际化的评价;因为这样的设计师在欧美,一抓一大把,并不值钱。正因为他血液里流的是中国血统,他必须做一个有中国文化的酒店设计,尽管他加入了美国籍,在国际设计界闯荡30年换来的知名度,他绝不允许自己“回家”,就弄一“洋玩意”被大家误解,尽管他知道“崇洋媚外”在国内颇有市场,他并不适应国内这种风气。
      长廊的用意
      进入87层高的酒店,要穿越一个长廊,按理说,你大门那么低调的近乎“寒碜”,那么,让客户进入长廊时,能否给人们一点温暖的设计?恰恰相反,季裕棠相信人们进入柏悦酒店,从踏上上海这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际都市,一路上都不停地体验这个大都市的喧嚣、繁华,他要给人们心灵上送去一个喘息的空间。这就像桥牌大师,手里捏了一大把好牌,为了出奇制胜,往往第一轮出牌,打出的牌都很小,并不暴露自己的意图,而等他完成了牌局的集结和调整后,几把牌一摔,旗开得胜。笔者不清楚季裕棠是否会桥牌,然而他对柏悦酒店设计的谋略,尤其是对酒店门口与长廊的设计,出的就是一张不动声色的牌,并为最后“亮底牌”的精彩,显然是做了精心铺垫……
      纯朴的大堂
      不论季裕棠会不会玩桥牌,也不论他是不是很国际化的设计师,这种先“抑”后“扬”和出奇制胜的“牌风”,以及酒店设计的反国际化手法,让我们领略大师在柏悦酒店设计的境界可见一斑;笔者发现他是一个很敏锐的人,自从他获悉自己将要在目前世界最高的屋顶高度建一个酒店,“高度”这个词一直在无时不刻地在“纠缠”着他。
      中国人对汉字“高度”的理解,不夸张地说100人有100个说法和解释。季裕棠的理解:柏悦酒店既然有全球第一“高度”的美称,我索性就将这个设计“高度”进行到底。他说:“这个世界的业主只有三种:上帝、国王和商人。我愿意选商人,因为他的不足和缺点会更多,设计一定是针对人的缺点而不是有点”。那么面对上海柏悦酒店设计定位与展示形象上,让我们又一次看见了大师在塑造空间属性的独特眼光……
      我们看到87层高的大堂,围合在服务台四周的是四个又高又瘦的垂直厢体,在厢体与厢体之间的空隙设计上,让我们见识了季裕棠对空间资源配置手法是何等的境界。他要对一个“高度”的人文资源和另一个“高度”的景观资源用够做足。围合服务台的厢体,一个大箱套住一个小箱,小箱又套住一个中式陈列架,厢体的通透与厢体的空隙,不仅让我们感到了像中国老家具的怀旧感,同时也让我们感觉全球第一“高度”采光的明媚和温暖,背靠冬日的阳光和仿中式的家具,柏悦酒店敞开明亮的心扉,热情接待四面八方的游客。服务台背后是咖啡厅,当你踏入酒店的第一时间,当你从服务人员手里接过一杯热茶,那种感觉就是像到了家一样。为营造一个“远方的家”的概念,季裕棠终于有机会让他彻底摔掉了他最擅长的奢华制造,一反常态将奢华的对立面——有关和纯朴、含蓄、平和、低调的所有元素都凝聚在这里,这是中国古典与现代极简风格的完美交融,展现的是低调、静谧、安逸的私人空间,这就是一个家的氛围……
      人们发现季裕棠终于将手里的“底牌”,当然是一个出乎预料的“底牌”,亮在了人们的眼前,让人有眼睛一亮的惊喜……
      门与回廊的迎客之道
      中国人历来讲究出门迎客,开门待客和进门请上座的礼仪之道,这种从孔子手里传承了几千年的礼仪之道,也让季裕棠受益匪浅。笔者注意到季裕棠不仅在酒店的功能上做的像“家”一样的方便,而且在酒店空间构成上传承了苏州园林的门庭和回廊设计理念。他将酒店别具一格的中式现代感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有趣的中国版本的国际酒店。特别设置多重门堂、中庭,让客人逐步感受到一种被“招待”情感。将酒店的服务流线设计与方便客人进出做了很巧妙的回廊设计,在酒店的大堂、餐厅、酒吧,尤其是走廊区域与区域不同功能的空间做了很多门庭的设计。让我们从一个门庭走入另一个门庭的时候,有一种被迎宾,被尊重和被呵护的温暖感,特别老远看见站不同区域门庭边上客服人员面带微笑,让人有一种宾至如归和回家的感觉。当客人进入他们的客房时,他们是向楼下走的,这种由上往下走的“反向旅馆”也是酒店的一个特色,从高往低走,似乎更有种很轻松“回家”感觉。
      低调的奢华
      因工作关系笔者曾也考察过不少酒店,对目前酒店流行的金碧辉煌和高调的奢华风也是有目共睹。不少酒店投资方都有一个关于做高端服务酒店的误区,高端酒店,不论是休闲度假,还是商务精品,并非全是昂贵的材料和昂贵的软装陈设。其实,高端酒店的包装是必须的,酒店的奢华包装也并非是唯一的选择。
      有趣的是,人们在不间断地享受酒店奢华风的同时,对奢华的熏陶和接受度,似乎也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饱和值。而酒店恰恰又是一个渲染情绪的温度表,随着奢华空间温度的高温辐射,人的情绪受到这样“高温”的灼烤,最终还是会灼烧人们的精神世界。就像养生专家的观点,人,如摄入了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未必是好事,它破坏了人的吸收和消化系统,反而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当然,用养生学来比喻酒店的奢华风不一定很准确,但一定在原理上是想通的。对于季裕棠的养生观到底是怎样的?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对酒店奢华的流行既有身不由己的感叹,同时也有对奢华的反叛。他知道用纯朴、自然和平和元素也能制造一种低调的奢华。上海柏悦酒店处在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际大都市,拼的显然不是奢华,也不是时髦,更不是显示财富而要被一种浮华而陶醉。季裕棠想捕捉上海极度奢华喧嚣的另一面——也就是上海宁静和平和情绪,随着一拨又一拨华贵富丽的夜生活登场谢幕之后,人们回到家了,最终还是从心里呼唤一个很质朴、很平和、和很低调的空间。
      因此,我们在酒店的餐厅看见了深蓝带紫的高挑陈列柜,又细又高的陈列柜像绅士般的高雅,又有几分像古典戏剧的纤纤仕女,含情脉脉,含苞待放。酒店到处都有高瘦门,高瘦的酒柜,颇有“高山仰止”之感。红白的包厢区,为控制私密氛围,季裕棠不惜将全球第一“高度”上的景观吝啬到只留一横条小窗,唯恐全球第一“高度”的景观,抢夺了他们私密话题,整合室内外的合理元素为私密服务,也属于一种很高雅的低调情绪,在酒店,类似这样的细节设计比比皆是。即便在宴会厅和贵宾间摆放的餐桌和餐椅也是用仿明代的椅子,而做成白橡木则让它们沾上一点时代的烙印。
     “我是东方人”,季裕棠说家庭教育令他在纽约生活中明白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家人关系和外国人不一样,西方人听不懂四代同堂”。而他的上海柏悦酒店所呈现的是中国生活,从楼层布局,画到房间格局都属于“中国式和私人住宅”理念。房间分隔设计中部蕴含了“天井”等元素,并有中国人生活的方式。
      尤其在客房空间,顶棚高达3.1米,视野开阔,高瞻远瞩,所有客房都是景观房,有极高的景观价值。黑白灰的主色调,让人们从上海的喧闹派对的高度兴奋点,重新回归到一个宁静平和的私密空间。你不得不佩服季裕棠在人们掀起新一轮时尚奢华的情绪巅峰上,最终还得回归平静和平和的精确判断,并为这种享尽奢华氛围的高涨情绪找到了一个沐浴灵魂的地方。他的观点:再时髦、再时尚,甚至再奢侈的情绪,不论你生理温度有多高?还是被夜生活激发的现场氛围温度有多高,最终回家还得回归零度的安静……
      云端上的泳池
      喧闹了一天的城市总有休眠的时候,繁忙一天的游客总要回家,回到柏悦酒店这个远方的家。我们在85层楼面上看到了蓝天白云上碧蓝的泳池,就像漂浮在城市上空的一泓海水,蓝天与泳池天水一色,天人合一;要不是蓝天和泳池之间有一对藤椅,这简直是天上人间的神话传奇。可以想象季裕棠当初站在这个85层的毛坯空间,在俯看外滩和远眺上海的天际线时,心情是何等的振奋和难忘。人的一生可以设计很多空间,也可以将人世间富贵奢华一网打尽而坐拥奢华空间,分享奢华的虚荣。然而能获得这种荣华富贵,享尽华丽奢华的设计师多如牛毛。而能够在这个全球第一“高度”空间,舍去浮华和虚荣,收住自己心潮涌动的奢华成性,那是一种脱胎换骨,洗去浮华尘埃,再造心灵生命的重生,是对人类文明智慧向往更高境界的一个呼唤,然而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到上天的“眷顾”;令人敬仰的是,季裕棠岂能辜负上天的期待,他有幸进入了这样的“重生”和境界,只有进入这样的“重生”和境界,才能诞生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高楼”酒店称号。上海柏悦酒店在开业短短两年多就连续荣获了41个国际酒店设计大奖,不仅创造了一个酒店设计的传奇,而且刷新了酒店开业在最短时间获得世界上最多的奖项纪录,他兑现了自己对全球第一“高楼”酒店设计的承诺;令人欣喜的是,笔者通过酒店有关工作人员的现场调研,从入住酒店客户网上留言或客户离店留言等多种形式统计,我们看到了无数赞扬柏悦酒店的留言,既有获奖的“金杯”,又有客户的“口碑”,这种来自金杯和口碑的双向传奇,恐怕在世界酒店业也是绝无仅有的,实际上也是对季裕棠用5年投入做一个酒店的最好“犒赏”……
      季裕棠在过去的30多年间设计了无数的酒店和餐饮空间,50岁才开窍,仰慕他的人没料到如此简单的回答,但这确实是真实的季裕棠,在上海柏悦酒店,他不使用任何惊世骇俗的遣词造句,只说“设计是生活的哲学”,他的人生与设计事业关系密切,他说:“自50岁以后,自己已经开窍了,设计变的很顺……一遇到挑战,也很容易找到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越变越简单,不会那么复杂”。我们为大师50岁才开窍的叙述有种敬仰感,他的坦率对设计的认识和感悟居然也是如此纯朴真实令人感动。也正因为如此,他对这个行业的品位层面有较高的天资,在识别空间属性的敏锐觉察和判断机制上有一种近乎先天的聪慧。天资与聪慧构筑了他的设计哲学,应变与反应系统,也炼就了他的一双“毒眼”,任何空间,只要用眼一瞄,就能透视到空间的本质。他说:“我需要创造一个让事情自然发生的舞台,如果我做的过火了,什么事情都会消失殆尽。”
      其实,笔者对一个空间属性的自然发展与最合理的定位也曾有深入的研究。不论你承不承认,相不相信,人世间本属于最自然的设计属性是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他发展所谓的让事情自然发生的舞台一说,实际上就是让空间属性回归到最理性,最本质和最自然的状态,而不是人为地曲解和过度地包装。他说:“任何设计者都能设计炫耀的身体,但我想建造的是具有灵魂的空间。”只有细节的精心打磨才能成就一切,笔者以为:奢华不一定非被看见,而是被感受到,那才是一种真正沐浴心灵的设计,那种能被体验的氛围,人们碰到、闻到、听到、尝到及感受到一种真正让心灵回归自然的境界。
      心中的中国情
      当然,季裕棠设计上海柏悦酒店最成功的地方,还是将酒店当成顾客的第二个家,来缓解被“污染”的虚荣、做作和炫耀。同样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同的生活韵律,不同的审美观,却不属于家的范畴。
      季裕棠出生在台湾,9岁随家人迁入纽约,尽管在美国生活了40多年,但骨子里还有很深的中国情结。尽管他曾多次“回家”,特别是近两年,他对中国发生“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惊叹不已。在中国的土地上,首次做全球第一“高度”的酒店,老天赐给他一次绝佳的机会,作为有中国血统的设计师,用中国元素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在他看来是理所应当,义不容辞的。他不仅从苏州园林摄取园林设计的博大精深,还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获取灵感。笔者注意到在91层的中空部分,季裕棠用山水写意的手法打造了一个“云中山居”。在16米高的垂直高度,墙面由一圈圈巨大的涟漪浮雕石膏板拼成,唤起人们对雨后池塘水滴荡漾的童年回忆。最生动的是,为解决这个由三层挑空建筑轴心的“峡谷”现象,从91层往上看,一条由竹条和宣纸制成的宏伟艺术装置长达32米,宛若银河,宛如巨龙,可谓壮观新颖,据说这是他从游黄山得到的设计灵感。假如站在93层挑出的过道往下看,地面铺满漩涡状石头及大理石马赛克组合的山间小道,这种“大写意”的设计手法体现了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的再现,可见深藏中国心的季裕棠却像游子一样,对祖国充满了特别的眷恋,他要将珍藏在自己心底多年的“中国梦”再现,永久地留在上海柏悦酒店。
还有一个酒吧空间的创意也可谓是独一无二,他请中国最著名的雕刻艺术家为此量身定做了800个“生活碎片”,这些石膏雕刻全由形如奶盒与拖鞋这种看似随意的家居物品组合而成,从天花板上像“天女散花”一般地飘落下来,并在吧台的入口处堆了一堆由LED灯光做底的雪白“生活碎片”,他想向人们传达什么用意?凡来此的客人,都不由自主地盯着这些东西,带给他们很有趣的联想,生活中的琐碎和“不快”都犯得着斤斤计较么?季裕棠在舍弃极具奢华和富丽堂皇的同时,他还擅长用一种生活哲理来启迪人们的胸襟,其实这种设计境界早已超越了一个设计师的职责范畴,季裕棠更多的倒像一个洞察社会,透视生活,塑造生活品质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思想的高度——唤醒了人们的纸醉金迷……
      哲学的理性——提升了人们生活的期待……


区 域:
 其他 
设计师:
 季裕棠 


当前为1页  下一页 1 2 3 4


Copyright © 2005-2017 宁波装饰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实名:宁波装饰 中国装饰 浙江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网 宁波装饰杂志
宁波家居网 宁波设计网 中国装饰之窗 装饰之窗 设计之窗  装潢情报 管理员:259379956@qq.com  ICP:浙ICP备07023769号-1
服务热线:0574-87110128 传真:0574-87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