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快乐 设计师读不读书?爱不爱书?其实属于个人修身养性范畴,陈卫新给笔者的印象,就是一个很斯文儒雅的现代文人。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在南京见面,陈卫新告诉笔者,他对历史文化项目特别感兴趣,近几年主攻历史街区规划、历史文化老建筑改造设计,因为这里面涵盖了很多历史故事、人文传奇和文化内涵,包括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蕴藏了饱经沧桑的历史风云变故的气场,还有许多历史文献价值值得你去挖掘和发现,就像一坛封存百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陈卫新给我看了他新做的项目——小盘谷,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为此他还查阅了120多本文献和历史资料,撰写了一篇上万字的设计论文。和陈卫新见面后不久,笔者出差时在机场书店无意发现《外滩画报》封面刊登的小盘谷画面,这才了解小盘谷原是晚清一品大员周馥的宅邸,前几年申遗成功,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驻足,并应邀题写“小盘谷”留下墨宝。我从网络上查阅,仅与小盘谷有关的报道和视频就有数十页面,可见小盘谷影响之大、传播之广是历年来老建筑改造设计所罕见的。 和陈卫新初次见面后不久,他就陪同我参观了小盘谷。小盘谷可谓大隐于市,它躲在一条小弄堂后面,勉强两人并排而行的巷子,两边青瓦墙高高叠起,这样连车都开不进的巷子一直要走十几分钟才能抵达。陈卫新一路像导游那样,给我讲解有关小盘谷的故事。每到一个他认为比较有趣或有故事的地方,他就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甚至将一些对联的来龙去脉叙述得非常精彩。他告诉我为研究小盘谷,他跑了很多图书馆,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小盘谷的历史传奇故事他都熟悉得倒背如流。 我问他花那么多时间研读小盘谷做笔记做分析,读书时间与设计档期会不会冲突?他摇摇头快乐溢于言表:“任何事情你若不想做,可能会找一千条理由,但你喜欢做的却会毫不犹豫,读书的快乐就在其中。因为我将很多书中记载的东西,发生的故事都过滤了一遍,对于小盘谷设计构思是极为有力的帮助。你满老师能百忙之中到此一游并非看中我的设计,分明是冲着小盘谷的历史人文传奇故事来的。” 设计师背后的力量 小盘谷本身就是一个著名历史的载体(全国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不论谁设计都会引起媒体关注。所不同的是陈卫新为还原小盘谷的历史面目,将历史遗迹与休闲旅游度假和政务、商务功能结合起来,这里面显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还原历史,还有一种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定位,也就是说小盘谷不再是单纯被瞻仰和被参观的历史名人旧居,那种只见其物,不见其人的古老空间,显得没有丝毫生机,萧条而空洞。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城市都将一些历史老建筑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产业来打造,扶持和发展,毕竟老建筑凝结了浓厚的历史文化传奇色彩,保留这张城市档案的历史文化名片,是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韵味和传承历史文明有多少厚度和深度。 说话间,我们登上了小盘谷的湖石假山,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为名。据说,“积雪时,九狮之状毕现。”实际上所谓的狮形并不明显。“所谓狮形,当从意境和气势上去体味,才能得其神似。”陈卫新一边吩咐小盘谷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沏茶,一边带笔者参观,俨然是这里的主人。九狮图山玲珑伟岸,山上峰恋重叠,尤其是云朵墙的曲线美,黛瓦白墙,在阳光投射下,显得更加唯美。山下悬崖幽壑,流水潺潺,山顶平地如磐,筑有风亭。我们入坐于小盘山最高峰,全园景色尽收眼底,这恐怕是笔者采访生涯中身处最有诗情画意的地方了。 小盘谷有不少看点,也有不少经典场面,比如对天井的处理,陈卫新取棕色的安详与安隐,界面用小格子图案花窗做装饰,地面盛满水,所谓有山不在高,有水则灵,水面上有几块石头,上面有两只鸭子在戏水,好一幅山清水秀,那种鸡鸣鸭欢的世外桃源,那种水中有房、屋中有水的景观令人陶醉,即便你怀有千般忧愁,万般不快,都会被眼前的静谧所融化。这似乎就是小盘谷给人带来的魅力,它会聚集一种强大的宁静打动你感染你。笔者特别喜欢这样诗意的画面,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实很多人未必清楚,支撑此画面,播洒此诗意和意境是需修身养性、日益积累。也就是说一个高明的创意背后,连接的那根管道输出什么东西,和你的知识结构和营养供应库有关,你的知识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合理,爆发出来的东西也就越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