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利旭恒 摄影|孙翔宇 故事 “眷村牛肉面”这样的特殊食物,当年明明是创新的东西,却摆放在旧的架构底下被当作老东西看待,当然这也是在台湾成长的孩子共同的记忆。昏黄的灯光,浓浓外省乡音的老板,满屋花椒大料与中药材飘香,大大的青花瓷面碗, 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只满满筷子的筷桶,滚烫的热汤浮满了黄黄的牛油,能够塞满整嘴的大块牛肉,大口咬下弹牙的面条……停不下来。这是20多年前的回忆了,那年老张已经70岁,四川绵阳人,1949年跟随国民党部队到台湾,退伍后离家40年的老张用着对故乡残存的记忆拼凑出属于他家乡的味道,这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川味牛肉面了。 当时年轻的利旭恒怎么会了解一个离家多年四川老兵的心里想着什么,好吃是每回那一大碗一大碗的面带给人们最满足的回忆 。2011年在北京,一客户委托设计一个台湾牛肉面馆,霎那之间那年吃面的回忆有如倾巢而出,同时也开始了设计师的回忆工程……一个充满吃面回忆的面馆。 当年老张从大陆去了台湾,20年后利旭恒从台湾来到了大陆,设计师只想用老张的笨方法拼凑当年在故乡吃面的回忆。 本案是台湾设计师利旭恒对外发表的第一个含有两岸历史回忆的牛肉面馆设计作品,具备多种大时代儿女情感的意义。台湾独有的川味面食、京城文化、那段老兵故事的混搭,这是设计师为这段两岸凄美回忆刻意制造的联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