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 为设计改造一个历史文物保护建筑,他不仅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居然还为此撰写了一万多字的设计论文,仅梳理历史线索,寻找概念依据和有关历史文献引经据典就查阅了120多本书。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设计理念,引发了好的设计,同时他又是一位擅长文字表述的人,是行业文武双全的楷模…… 笔者为策划新书《见证中国名家设计崛起》曾跑了十几个城市,按各地推荐名单,采访过不少一线著名设计师,也算是见多识广。对一个历史文化老建筑改造项目,设计师都会去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这种全心全意爱岗敬业的执着案例业内比比皆是,算不上什么新闻。但要执意撰写一篇设计论文,而且是耗时数月,投入锐气,超过万字,具有份量和深度的学术论文,就另当别论了,尤其在当下设计师对设计理论不屑一顾,普遍轻视理论设计时,笔者对此更加刮目相看。我曾在很多文章中说过,设计师只重实践轻理论充其量就是一瘸子——永远走不远。小盘谷的设计师却敢于为这段历史传奇背景一头扎进去,潜游到深水层,他看到的东西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