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装饰网!  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宁波装饰网 > 人物访谈 > 正文

访内建筑设计师事务所设计总监 沈雷

http://www.cnbzs.com 2012/6/8 15:22:28 来源:宁波装饰网 浏览次数 115 次
    沈雷,一个经常被业内人士提及的名字,而这个名字更是出现在世博会中国馆以及城市生命馆的设计师名单中。他有着非常丰富的经历,当过建筑设计师,现任室内设计师,在英国留过学,做过杂志主编,还担任大学设计类专业讲师,他所合作过的客户包括阿里巴巴、外婆家、中邦酒店、光线传媒等等。在他的人生中,似乎总在不断地寻求改变,他是个不安分的人,敢于颠覆既有的状态,也乐于承担改变的后果,这种“不安分”或许正是一个设计师所需要的状态,在不断求新求变的过程中,胆魄与果敢是为你所向披靡的一把利刃。


沈雷

沈雷 Shen Lei   
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
2001年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毕业
2002-04年担任ID+C设计杂志执行主编
杭州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
高级室内建筑师,英国注册建筑师。
设计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


采访/周红    摄影/申强
宁波装饰:沈老师您好!从事设计多年,您最坚持的是什么?
 
沈雷:设计是我喜欢的职业,也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我不会为了某些利益去屈服于业主,这方面我一直在恪守行业规范,坚持自己的原则。从设计范围来讲,我们公司涵盖面更广一些,并不仅限于室内,还做建筑和景观,这也是我们与其他室内设计公司不同之处。我们尽量不去做重复的东西,每个案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宁波装饰:您曾说过你是一个“不喜欢用相机的人,很少去拍照”,现在您是否还在坚持?这个习惯对您的设计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沈雷:去一个地方旅游或是考察项目,感受一个场景时,若你拿起相机就会对它产生依赖性,在现场只有通过嗅觉、视觉、味觉……带灵魂去看东西才会有感觉。我建议周围的设计师也能这样去做,因为这会提高你的敏锐度和设计体验感,而不是把影像拍摄下来通过电脑再现去间接感受。设计师要善于捕捉细节,好的东西会直接印在脑子里沉淀、发酵,然后变成经过自己加工的设计,而不是去抄袭别人。一双好的眼睛和良好的动手能力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最基本的条件。
 
宁波装饰:《ID+C》主编这段从业经历对您后来的设计有何影响?
 
沈雷:1992年我从中国美院毕业后顺利进入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那时候的中国室内设计还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设计氛围,我觉得自己需要去国外走走看看,1998年我去了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学习。2001年学业完成时,因为之前一直给《ID+C》杂志撰写专栏,当他们邀请我回国担任执行主编时,我便顺理成章地答应了。在杂志社我决定所有的主题和栏目,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室内设计师访谈栏目,访问了许多国内外的知名设计师,包括黑川纪章,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我解决了自己的社交惰性,从原本不太愿意和别人打交道变成如今愿意表达愿意交流。我也从杂志人的一个专业的角度或者说是以包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同行难免相轻,但是你站在大众或社会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有不同感受。做杂志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在局中又跳出了局外,从全局观去看问题,包括甲方和乙方、设计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做人的方式学会了,做设计的方式也就学会了。
我觉得设计师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职业。前几天我去了趟日本,跟日本同行及业主聊天时,他们说设计师这个行业就是在不断地学习和谋生赚钱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工作实现了,我觉得他们总结得非常准确,我们应该怎么样更多地去使用来完成目的。
 
宁波装饰:您曾在英国学习过,与国外的设计教育相比,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沈雷:去国外读书或旅游,会让人融入到这个环境,包括内心的一些感受,也可以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在国外读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让别人知道我是谁,在跟别人相处过程中让别人了解你,你可以得到帮助或是帮助别人;另一个是国外的教育模式跟我们不同,我在英国上学时间的安排一半在学校一半在大街上看,多去关注了解外面的事物。带有观念去做设计,这是我的认识,中国的设计师却不是这样去做的,所以国内很多设计看上去总有照搬别人的感觉。
 
宁波装饰:您在设计时会注重哪些美学元素?如何通过设计语言达成建筑空间与人的和谐对话?
 
沈雷:进大学读书的第一天,吴家骅老师就对我们说:“我培养的人,是敏感的内心,明白的人。”所谓的明白就是要弄清你的看法,不带任何地域和西方色彩。设计之所以是跨国界,或者说是全球性,是因为设计师把对美的认识提升到带有个性,如果模糊掉个性的本身特征,即使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社会特定的,一定代表这个时代。所以,我觉得对于美或是另类的东西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感觉。在做案例时把自己的思想融入进去,做出来的东西可以看与被看,别人也不会说你是搬抄的。
 
宁波装饰:能否透露一下您最近做的项目?顺便介绍一下该项目的概况及设计理念。
 
沈雷:我们最近在做的项目有办公空间也有小型店铺,几年前我们做了一些餐饮连锁企业外婆家系列店铺,最近刚完成了四家外婆家店铺设计。每一个店我们会做一个主题,业主方也会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概念,他们会对我说“沈雷,我们现在要的可能是跑车也可能是商务车,你就给我做出不同的场座?去把这些车做到位就可以了。”作为设计师我们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实现,但可以通过业主很方便地去完成,比如在做外婆家这些店铺时,我们会尽量相应实践于文化方面或者把看到的一些东西表达出来,把它变得全球化,给大家说都能听得懂的语言,然后再去做设计,我想这样会对行业有所帮助。
 
宁波装饰:缺乏创新和创意是存在于不少中国大陆设计师的一个问题,您觉得设计师应如何去打破中庸的设计状态做到创新呢?
 
沈雷:很多年前曾与国外设计师讨论过复制与模仿的问题,所谓复制就如复印机或多年前录像带和磁带,复制越多损失的信息就越多。大家应该还记得八十年代末只能看清黑白人影的AV,所以复制是引不起人们兴奋的。而模仿则不同,不管是东方模仿西方,还是西方园林中洋人造的中国亭台,都是再创造的过程,我们所受的专业或非专业的设计基础教育都是导致模仿的产生,中国室内设计离原创还早呢。几个国内大师没有他人的痕迹?得了些所谓的奖项就以原创或再生父母自居,也难免自在井中或吓唬只有暂住证的,但老先生抄与超文章中的诚实态度现今几个人有?我们吃过别人咀嚼的就把这种方法教给后人,让年轻人快速成长或许产生另外一些MA某某去抢洋人的生意,岂不设计市场更为国际化和繁荣,也可不受宏观调控之苦。所以,不单要模仿符号,要模就全身按摩,再加上中国式的气场赶英超美不近在眼前?设计滋养了我们这代人,吃香的喝辣的受人尊重,也开始妄自菲薄。抄袭是要用大脑去感觉而不是用相机,抄也是门技术活儿,抄什么人不算抄,密斯柯布吗。或算入室弟子,轻松些吧,养家糊口的生意,能模仿且注意细节的原创性已是发展了,因为信息是增加而不是衰减的,现今的室内设计本来就是断裂和分离的,与中国古建筑或某些老祖宗知识文化关联有些牵强,文脉是论文或设计说明中的附合,意境丢失在苏州园林中了,剩下的只有我家曾经怎样,嘴是硬的,内在是柔软的,模仿些好的,有审美的眼光和灵巧,哪怕不会电脑的双手,室内设计就可当成营生,记着我们不断壮大的会员。
 
宁波装饰:你们公司更注重年轻设计师哪些能力的培养?
 
沈雷:除了培养他们的动手、处事、工作能力外,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包括他们之间的交流,以及他们和我们及甲方之间的交流。因为设计是一项需要各工种配合的工作,强调的是团队力量,并不是个人力量就能完成的事。
 
宁波装饰:在此您最想对同行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沈雷: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活学活用,经久耐用,寻找设计师的快乐。所谓的“用”可理解为设计的某种方式。
 
 
 
 
 
 

作品案例

Copyright © 2005-2017 宁波装饰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实名:宁波装饰 中国装饰 浙江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网 宁波装饰杂志
宁波家居网 宁波设计网 中国装饰之窗 装饰之窗 设计之窗  装潢情报 管理员:259379956@qq.com  ICP:浙ICP备07023769号-1
服务热线:0574-87110128 传真:0574-87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