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演绎摄影/潘杰
中国馆内标高60.6米及0.0米空间,其功能定位为中国馆的配套接待设施,是贵宾接待和休息区,也是中国馆主题日及相关活动的举行场所,对这样一个空间进行室内设计是一次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如何让贵宾厅的室内空间气质契合中国馆其建筑外观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同时也能让空间氛围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如何让这个位于世博会坐标建筑内的窗口性空间充分展示出当代中国的气派、彰显国家品质品味、让来宾感受品质空间文化的新生活体验?伴随着对一个个问题的追问,探索给出命题的解决方案。 在“瞻前、顾后、承接”的设计策略下,设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基于对中国馆建筑的认同和深入理解,在贵宾厅的室内空间中,设计加入了大量中式元素,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整合、交融,应用当代技术和材料表达对中华文明的智慧传承以及对空间功能的诗意实现。 中国许多城市“九宫格”式的棋盘布局,这一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特色在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中有所体现,贵宾厅的室内设计则延续了这一理念,并以此拓展升华。以古老的九宫四方八位中式格局,对顶层8000平米的空间重新定义,按东西南北中五方正位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偏位形成九宫之势,排布序厅、贵宾室、咖啡厅、国宾室、多功能厅、休息厅、茶庭、贵宾会议室等功能区块。 九宫之中,五方正位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绎出五方正色青、黄、赤、黑、白五种色调,而丹青、玄青、赤白和玄白四色则呼应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偏位。不同的色彩搭配玻璃、木、纤维、金属等不同的材料反映出“共生之理”、“自然之道”、“美好家园”、“未来之光”各功能区不同的主题,阐述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历史与未来和谐”的世博会核心理念。由此引发出多样的空间感受,是对城市复杂性与丰富性的又一种亲身体验。 对于贵宾厅室内空间的设计,除了不可磨灭的中国印迹,世博会的举办地上海所具有的地域特色也是与这座城市关联的重要线索。与一国之都北京所具有的厚重历史感不同,地处江南的上海则是西风东渐之地,有着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因而设计籍由精致的细部处理搭配陈列于空间中的艺术品、装置等作为载体,让这些差异以更令人轻松、愉悦的方式做出直观的感官陈述。肌理墙纸与平滑金属嵌条的对比组合传递出江南的一份精致细韵,刺绣屏风、青瓷莲花隔断墙、琉璃摆设等都赋予空间灵动的江南气息。 中国馆贵宾厅设计着力体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气象,是一次在探求中华文化依据过程中创造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的全力尝试,寻找到个性与能够成为经典的表达方式的结合点成就了最终设计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