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前新增龙骨砖照壁,用以招贴展览标题,照壁墙的左边是一个水池,饱满如圆月,谓月池,月池外的青草皮与石板的组合犹如彩云,此景仿佛是彩云追月。沿着外廊,折入院内,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名为“游于艺”的露天方池,里面堆砌的不是假山而是砚台的原材料,砚石重叠错落不齐,雨天时雨点击在上面,形成细细的水流落入池中,成为一个造景,意寓书画艺术需要辛勤的墨耕。走廊的一侧设计了活动移门,平时关起来,形成内外分区。木移门的花格窗通过排序形成如山水一般的图案,走廊的一边是新做的花格门,轻灵浅色,另一边是原有的花格门,厚重深色,阳光照进来,木格被拖出淡淡的影子,极是有情致。 走进多功能厅,吧台的正面是在长幅的宣纸上写就具苍劲书法笔触,远观又似群山的山水画,覆以玻璃,贵宾厅的一个墙壁绘的是水墨竹林,浓淡相间,竹子是文人喜好之一。一层的展示厅地坪是原有的金砖,一面面方形的展示墙用麻筋石灰泥手工抹上去,略显粗粝却十分朴素单纯。扶着实木扶手至二层,却见栏杆是整块的钢化清玻,这样搭配显得简约古朴,走入展示厅,专门设计的地毯仿佛是一支巨笔在纸上挥洒的一抹笔墨豪情,顶上按装导轨射灯用来照明艺术品,木移门的花格图案延续到顶上,似云彩似流水,灯的道轨掩藏在其中,内装灯光,使空间有了明亮的气氛,区别于其它博物馆比较幽暗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