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位于宁波城东一个有十多年房龄小区的多层住宅顶楼,无电梯,结构老套,是常人眼中“弃之可惜,住之无味”的典型鸡肋型住宅。“噪音大、停车难、闲杂人员多”似乎成了老小区的代名词,在现代房产商的忽悠下成了“老、弱、病、残”的象征,有点财力的都纷纷携儿带妻逃离这样的小区。 本案男主人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工作者,有着自己独特的眼光与生活方式,他认为与其将未来赌注下在不敢失业,不敢生病,不敢过随心所欲的房奴生活,倒不如享受当下,近些年,台湾、东南亚、欧洲留了他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老小区地段好”,“噪音大是交通方便”,“顶楼可以每天爬楼带来健康”,“闲杂人员多是有生活气息”,“停车难尽量不开车嘛,环保!”他们自得其乐生活着。 随着小儿的渐渐长大及外地父母偶尔小住,原有条件已不再适应现在居住要求,如何在现有情况下进行二次改造,打造一个既能满足居住要求,又要表达其精神层面的空间,同时又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成了设计师接受挑战的几个方面。 设计师以“宅中有园,园中有房,房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天人合一的新东方主义风格对老宅因地制宜进行重新定位,首先增加屋顶花园与阳光房,使大自然四时气息与室内外连成一气,使房子自成一体,自我圆满。将阳光房打造一个以书吧为主题的休闲空间,闲来小坐,闲书几本,喝茶发呆,独对鱼池,小小的鱼池容不下几条小鱼,却让心情变得平静,与外部喧闹形成强烈反差。当天气晴好,灿烂的阳光透过木档洒落的斑驳光影充满了整个小屋,别有一番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