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中提及相地一节,指“必可幽偏可筑,邻虽近俗,门掩无哗。开径逶迤,竹木遥飞叠雉;临濠蜿蜒,柴荆横引长虹。”面对如此法则,当下的城中郊野,早已难觅这闲逸之地,但即便是在喧哗的闹市,只要稍加用心与改造,都市之中亦可拥有一方清幽小园,颐养性情。园林之于苏州人,早已超越了其物质化的形态,园之生活,园之精神,已变成当代苏州人对于苏式生活的理解。 如今,苏州城内河网如织,错综交结,虽早已不以此为交通渠道,但能于古城之中临水而居,也是美事。胥江斜穿经城,一路串联起了大小园林、几多景致,白墙灰瓦的胥江府便是沿水而建的别墅宅院。 这是一处典型的中国院落样式——三进院连系起日常起居的各种功能空间。“这种看似美好的传统院落模式其实早已不符合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了”,设计师琚宾说“在江南阴冷多雨的季节里,主人想要从客厅到餐厅,或从餐厅上楼,都需要穿过中间的院落,这本身就很不方便,而且,现在已不同往昔,如今的住宅密度,人们更注重个人的空间隐私。所以,必须用一种设计手法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削弱建筑的初衷。”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充满阳光,亦内亦外的中庭——顶盖环绕着明亮的玻璃,院落感保留了下来,生活也更加舒适。尤其是墙边的一方玉池,把古典造园术中的点睛之笔转幻为意境清幽的现代之美:肌理不同、色泽各异的玉石切割成等大的小块,排列组构成水池的中心,水静静从玉面滑落,有形而无声的禅意便潺潺渗透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