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在江边已静静伫立了七十多年风雨时光。此间经城市有关部门几次加固修整,已由原先的小红楼洋房变成了外墙粉刷过的半新不旧的园林处管理用房。接到设计案例的时候,感叹江边优美的水岸环境同小楼的残存风华的对比如此强烈,怎样才能给这幢小楼一个自然合理的设计切入点及会馆空间的崭新定位呢?
将二楼的圆弧形露台,改建成通透的阳光房,
一楼拆除露出后的廊柱也用了弧形玻璃包围起来,上下二层一气呵成,简洁大气
小楼在江边已静静伫立了七十多年风雨时光。此间经城市有关部门几次加固修整,已由原先的小红楼洋房变成了外墙粉刷过的半新不旧的园林处管理用房。接到设计案例的时候,感叹江边优美的水岸环境同小楼的残存风华的对比如此强烈,怎样才能给这幢小楼一个自然合理的设计切入点及会馆空间的崭新定位呢?

前厅丰盛的细节及装饰
在水边,我寻找着答案。
一直感觉水岸的生活情景是充满人文诗意的。小楼距水也就十几米不到,楼身原有的圆弧形露台风骨依然,成为小楼唯一的最大亮点,也因此成为设计的主体切入点,就此展开了弧线最优美的起舞。把原有一楼的扇扇小窗拆除掉,露出干净优雅的廊柱结构,不做任何的复古贴饰,配合二层露台新搭出的钢构圆弧形玻璃阳光房,一层也用热弯玻璃包围起来,上下一气呵成空间虚实结合,模糊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界线,保证了光线和风景的流露,让室内空间同户外优美的水岸环境最大限度地亲密接触。原来的旧建筑充分考虑了每个房间的采光,因此四面都有多个方方正正的小窗,因为几次的修复,原有的红砖已被水泥粉刷掉,线条修饰荡然无存,索性设计就往新的方向走,没有
必要去复古做旧,把一扇扇小方窗做成优美的拱窗,配上可开合的百叶窗,简洁的古典元素贯穿了整个设计。优美的拱窗俨然一个个最佳的取景框,这样老让我想起十几年前看的一部英国经典电影《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多年前看电影时的大学时光历历在目,只是人生的风景一幕幕转换留下的惆怅。在这样的老房子里总让人有种追忆逝水年华的感慨,房间与人的关系因此而变得温情而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