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展在宁波博物馆拉开帷幕。宁波博物馆馆长王力军、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陈君静、宁波市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宋国梁等进行了开幕剪彩仪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设计艺术学院7大专业100余组师生作品,展示了艺术品陈设、插画与出版、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的设计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的优秀成果。展期从4月24日到5月8日,同期举行的还有2017夏季文化创意集市。 喜欢看展的旁友们都知道,周一的宁波博物馆是闭馆的,能在闭馆日举行展览的开幕仪式,含金量可想而知。小编们也应邀在第一时间探馆,为大家奉上展览的精彩画面。 除了传统平面、模型、动画等表达方式,今年的毕业设计展也接轨世界前沿,用大热的VR技术表现作品。 今年毕业设计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中所展现的匠心与对社会公益问题的关爱。由毕业生们亲手做的模型,以中国社会和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内容模式建构,使文化传承与保护、社会变迁与发展、城市化进程、万众创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老年人问题、农村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为研究方向,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来试图提供设计服务。 ▲《理想国——未来定制模式住宅》邢荣&陆莹 指导教师:查波 本设计以邻里关系冷漠为背景,提取孔明锁框架来研究建筑的可能性,使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处变得有趣单纯,能够重新唤起人们对邻里关系以及孔明锁的思考。建筑以开放的动线融合各空间,促进空间的交流与互动。最终通过时间和需求进行模块化生长定制。 ▲《守——护林人和游客的住宅设计》童凯蒂&严心怡 指导教师:吴宗勋 陈忆 查波 小时候,外公常常戴着一顶斗笠去巡山,那时不明白外公为什么每天都去巡山,长大了才知道,原来那片山有它的情怀。伤痛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巡山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感觉跟个“野人”一样。作者想通过这个设计让护林人这个神圣而且孤独的职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传承,与他们产生互动,共同保护大自然,并且让建筑的使用者有一个空间体验。 ▲《知竹—幼儿艺术创意展厅设计》陈晓敏&俞雪榕 指导教师:周韦纬 本次毕业设计选在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为两个幼儿园中的上百个孩子搭建一个以“竹”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临时展厅。上千个纸盘中盛满丰富多样的竹制原材料,创作出琳琅满目的创意美术作品,进驻高教园区图书馆,“霸占”一楼上千平方米的大厅。通过多种陈列方式,立体多样并有序地进行展示,甚至还设置了体验区,可以让孩子当场进行创作体验,让萌童们从小就与图书馆结缘。 ▲《角度——情感交流中心设计》陈晨茜&俞飞 ▲《自由的「积木」——乡镇小型企业办公环境新模式》王超&夏胜男 ▲《具说——家具体验馆》刘晓丹&施可君 ▲《继生——重获新生的城市建筑》方凯&任奕颖 ▲《Sexy Factory——情趣体验空间》程佩佩&曾梦澜 本次作品展的主题是“跨界”。现如今,“跨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艺术观念,更是一种自由的思维习惯和新锐的生活态度。任何打破固有的框架,跳脱熟悉的位置,穿梭于不同领域的行为,都可以统称为跨界。 在今年的毕业创作中,设计艺术学院通过“跨界”这一主题,在作品中实现了各个艺术专业的碰撞,不同视觉符号的交流,并彼此感悟了本专业最本质的内涵概念。 自由是创作最本质的生命力。突破界限,让我们体验到了更深刻的自由。 ▲《拯救信任》周书伊&赵依妮 ▲《甜》丁佳丹 ▲《观》屠佳丽 ▲《凝固的印象——水泥家具设计》陈健宇&李玛丽 ▲《雙》钟丽芳 ▲《人从众》陆红燕 ▲《1+1=11》程碧 ▲《叠叠相印——创意餐具》 ▲《轴——概念空间设计》张楚晗&李祉萱 ▲《留“趣”——“未定义”活动场设计》徐冰倩&童萧轲 虽然有些作品的细节仍有待提高和完善,但完成度已经相当不错,加以打磨、润色,必定能焕发出耀眼光芒。从这些作品之中,也不难看出本土设计界新的希望与未来。 如果你也想感受一下毕业生们4年来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不妨来宁波博物馆现场体验一把。 时间:4月24日~5月8日,周二至周日 地点:宁波博物馆3楼 费用: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