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装饰网!  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宁波装饰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归去来兮】徐仲偶作品展隆重开幕

http://www.cnbzs.com 2017/3/15 13:46:00 来源: 宁波装饰网 浏览次数 1097 次

 

| 前言

    3月12日,“归去来兮”徐仲偶先生个人艺术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隆重开幕。著名策划人唐克扬策划的本次展览是纪念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的首个展览,得到了宁波市委市政府、宣传部、市文化局的关心关注,以及宁波大学、宁波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潘天寿先生是中国20世纪的艺术大师,而且在理论和教育方面卓有建树,堪称大师中的大师。徐仲偶先生希望能以此次精心准备的艺术展览向大师致敬。

    徐仲偶先生认为,潘天寿大师一生的艺术创造,都在践行中国文人的气骨,并在作品中突显知识分子的气节与精神风貌。作为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徐先生一向强调,要以大师精神哺育教育、发展教育,借艺术与设计教育引领新人文精神的重建,因为这一代艺术教育者有着义不容辞的文化复兴之责任。本次展览,一方面致敬大师,一方面希望能够鼓励新人和年轻一代教育者,脚踏实地,努力探索,拿出精神、气度与态度,勇于担当,在大师的精神指引下,用艺术实践和教育实践去创造新的人文格局。

    潘天寿大师曾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一面坚守国画的文化传统,一面在实践中革新,推陈出新,以磅礴的文化自觉走向世界,从而提出“两峰论”,认为一中一西两座文化高峰,并肩耸立,认为中国艺术和文化不应生存在西方文化标准的阴影下,而应找到自立之根本。徐仲偶先生是“两峰论”的追随者,但也十分重视以现代西画的形式和理念为滋养,丰富自己的艺术面貌。特别在对待中国艺术的现代性问题上,徐先生始终以民族文化自觉去对话西方现代艺术,通过艺术实践,积淀成“以中国身份,从中国出发”的文化态度。

    徐仲偶先生坦言,改革开放后,中国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在艺术上走过了西方的百年,而中国没有及时出现有益于现代性转型的缓冲过渡带。所以,在这种现实情境中,“以中国身份,从中国出发”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徐仲偶先生奋勉不辍,自言一心探求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基因,并努力使之在作品中生长发芽。

    在“两峰论”的感召下,徐仲偶先生积极探索创新之路,期望在当代艺术大潮中回应民族文化根性的源流,觅求话语,发轫新貌,从传统走向未来。“归去来兮”艺术个展,以与潘天寿大师一脉相承的文化姿态,重在引领和创造新的文化精神与身份自觉,并不忘在教育事业中使之延展升华。


 

|评论

    徐仲偶教授是中国知名艺术家、版画家,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育人无数。数十年来,徐仲偶在教书课徒的同时,钻研创作,成绩卓著。他的创作风格,一是浓郁的乡土情怀。他从四川的山山水水中走来,在严谨的学院教育中,融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风格的热爱与独特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对家乡故土的深情怀念。二是现代的国际视野。新世纪以来,仲偶在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担任院长,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对国内外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观念走向有宽阔的关注和独特的把握,尤其是近些年来,创作重点转向对抽象语言的提炼与延展,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当代特征,具有浓郁大气的审美震撼力。


潘公凯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院长


    好的艺术是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的。我从徐仲偶的艺术创作中可以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具有张力的黑白结构,以及充满激情的刻痕,让我观看到他中国传统艺术深厚的积淀,领略当代艺术语言的视觉冲击,更能感受到来自他内心的创作冲动。令人钦佩。


谭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徐仲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期间,曾分管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作为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肩负着大量而繁重的管理任务,把一个学校办的有声有色,井井有条。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他始终没有放下艺术创作,利用一切工作之余的时间,创作了大量的版画,一年间他刻了近一百幅的大尺幅版画,这是让人十分感动的。

                                  
      苏新平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艺术上,我与仲偶经常进行深度的艺术对话。由于是老乡,习惯用川话神侃,毫无忌讳。我们经常讨论中国艺术的核心话题——“顺应天意”,“天人合一”,并用东方的“天意”与西方的“天意”对话,以中国人的身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的追求。

    仲偶与建筑有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他从《青龙镇》、《榫卯系列》、《核桃系列》等走向《心象山水》、《人为城市》等新的系列。他从中国古民居的建筑走向现代化的建筑空间,显然在这一题材上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这种执着的确令人敬佩。

    将建筑升华为艺术,首先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对古代民居建筑的诠释,对现代城市建筑的创造,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初衷!我以为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人享受的,它应像植物的生命,花儿的芬芳,从属于自然!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茁壮生长。  几十年来,仲偶不仅作品的产量巨大!变化也很大!常常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但我发现在这巨大的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他作品中那永远挥之不去的诗性乃至神性!

王 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版画院院长

 




|致辞

 

展览现场

韩利诚

唐克扬

邵千钧

张 雨

苏高礼

余钟夫

王 中 

林 木 

王以时

Michael Dickmann

赵兴朋

徐仲偶

张爱琴颁发美术馆收藏证




|现场

 










 






 


 

Copyright © 2005-2017 宁波装饰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实名:宁波装饰 中国装饰 浙江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网 宁波装饰杂志
宁波家居网 宁波设计网 中国装饰之窗 装饰之窗 设计之窗  装潢情报 管理员:259379956@qq.com  ICP:浙ICP备07023769号-1
服务热线:0574-87110128 传真:0574-87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