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装饰网!  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宁波装饰网 > 资讯 > 本地新闻 > 正文

宁波首次将考古遗址迁移保护 千年古窑"住进"博物馆

http://www.cnbzs.com 2013/10/14 8:44:00 来源: 宁波装饰网 浏览次数 261 次
“馒头窑”被整体切割分离,装箱并运上卡车。
保存完整的古窑址内“挡火墙”。
  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窑,昨天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终于顺利“住”进了新家———位于北仑春晓的中国港口博物馆。而这样的考古遗址整体迁移保护在我市尚属首例。
  宁波地区发现的最完整古窑
  这座千年古窑是在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沿线抢救性考古发掘中“重见天日”的。那次考古发掘,共发现三座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窑址。
  三座窑址“藏”在北仑璎珞村附近的一片橘林中。这其中,当属一号窑址保存最为完整。今年8月,记者曾在现场采访时看到,一号窑址窑体呈圆筒形,前面砌有九孔的挡火墙,后面筑有排烟道,窑室内以中火道和环形火道相连,底部和四周的窑壁因长期被火烤,呈现出了青灰色。只是窑顶已经不复存在。
  此次整体迁移保护的正是一号窑址。据悉,宁波此前发现的古代窑址多为龙窑,像此类馒头窑并不多见。璎珞村发现的窑址堪称宁波地区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时代较早、用途明确的古代砖瓦窑。
  古窑见证了璎珞曾经的繁华
  璎珞村不大,依山而建。事实上,这个如今看起来有些偏僻的小山村,曾经也是繁华之地。
  璎珞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位于育王岭东面,这里是连接北仑和宁波的一个交通枢纽。旧时璎珞是北仑航船的最后一站,乘客们在这里下船后还要翻过育王岭,前往宝幢再坐航船到宁波。清初宁波诗人李邺嗣就曾描写过当时璎珞河埠头的热闹场景:“璎珞河头船日开,宝幢街口贩夫回。”
  在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王力军看来,这些古窑见证了璎珞曾经的繁华。“早在1000多年前,像这类古窑生产的砖瓦,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的。但是,这些古窑能常年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砖瓦数量还不少。这足以说明1000多年前,这里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王力军认为,将千年古窑整体迁移保护,既能兼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的施工,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历史遗迹,能够留住这座城市的记忆。
  古窑“搬家”要套上“盔甲”
  昨天上午,记者赶到璎珞村时,千年古窑已经穿上了“盔甲”,即将踏上“搬家”之旅。这身“盔甲”着实厚重,整个木箱长4米,宽3米,高1.6米,重约15吨。
  对此,王力军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古窑比作鸡蛋的话,那么这个木箱就好比是特制的鸡蛋盒,在‘盔甲’的保护下才能移动古窑。”
  事实上,千年古窑在装进特制的大箱子之前,还经过了除菌、加固、防腐等一系列复杂的科技保护程序。
  从璎珞村到古窑的“新家”———中国港口博物馆并不远,但是,昨天这场“迁徙”却行进得异常缓慢,2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用了两个小时。一路上走走停停,就怕这个“宝贝”有什么“闪失”。
  在专家们一路小心呵护下,两个小时后,这个“庞然大物”终于顺利“住”进了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港口博物馆。据悉,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窑今后将在博物馆的北仑史迹陈列内容中展出,市民可以一睹其真容。
Copyright © 2005-2017 宁波装饰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实名:宁波装饰 中国装饰 浙江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网 宁波装饰杂志
宁波家居网 宁波设计网 中国装饰之窗 装饰之窗 设计之窗  装潢情报 管理员:259379956@qq.com  ICP:浙ICP备07023769号-1
服务热线:0574-87110128 传真:0574-87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