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消息(记者张枫)傍晚7点,宁波的天已经慢慢暗了下来,65岁的唐锡尔却依然在病房内忙碌地走动:查房、接受咨询、看望重症病人……每个看到他的病人,都会恭敬地对这个个子高高、面容清矍的老人说一声:“唐医师好!”
对唐锡尔而言,这样的加班加点已经是家常便饭。出于对病人病情的不放心,他经常会再三询问。医院的食堂成了他经常解决晚饭的地方,家中的妻子也常将饭菜热了又热,等待他的归来。“她已经习惯了等我,家里的两个女儿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唐锡尔很满足地笑说。 唐锡尔是宁波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委员、妇儿肝科主任、主任医师,但他对自己的定义,却只是个医生,一个愿意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的医生,一个视病人为亲人的医生。 宁海黄坛的一位残疾女病人,至今仍对唐锡尔医师心怀感激—— 2004年夏天,她因患重症肝炎加肾功能衰竭被送到宁波市传染病医院。她的丈夫一听诊断结果,就觉得没有希望,再加之生活困难,没钱付医疗费,坚决要带她回家。但是,唐锡尔医师觉得女病人还有生存的希望。他与病人的丈夫据理力争,“那毕竟是一条生命,不能轻易放弃!” 就这样,唐锡尔医师和他的同事们,为这么一个有残疾的、病重的生命而不懈努力着:为她付伙食费,为她缴医药费,甚至为了加强她的体质,对抗病魔,唐锡尔更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买了营养品。 终于,在留下1万多元的医疗费欠帐后,病人被救过来了。她说,是唐医师和传染病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她永远不会忘记,“等我有钱了,一定会来还钱!” 但唐锡尔说起此事,却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医护人员所做的一切只是极其微小而又十分应该的一小部分。我也曾经身为病人,更明白病人的苦痛和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