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风景如画的鄞州公园,现代与古典交织的柏天设计公司里,陈品豪正在为城市学院的学生上课,一身黑色休闲打扮的他,丰俊儒雅,恬淡中透着一丝精神与专注。
除了室内建筑设计师的身份,陈品豪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教师。他不但是宁波大学环艺系的老师,而且还是城市学院的副教授,这么多年来从他这里走出的毕业生,遍布宁波设计圈。多年来,陈品豪在教育者和设计师之间的角色切换中丰富着建筑室内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在培养设计人才的同时积淀自己的设计功力。
陈品豪低调而又沉稳,他相信事实胜于雄辩,作品大于声音。南苑、凯洲、图森木业、布利杰、新芝8号……虽有很多重量级的作品,却鲜少述诸于笔墨,闻名于世人,若不是去年他得了金羊奖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恐怕我们这些自诩消息灵通的人士也会对他一无所知。
陈品豪说,自己参赛的最大目的不是获奖,亦不是想借机包装自己,而是为了分享设计,在同行的交流与作品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了解室内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问他最满意哪件作品,陈品豪回答,每次看到项目完工总会有所遗憾,不仅因为施工过程中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完美地呈现设计方案,也因为再没有了修改方案中瑕疵的机会,所以他至今未有完全满意的作品。
我以为他是在抱怨业主的意志干扰了他的设计,他却摇头,告诉我设计师的职责是为业主设计方案,为业主服务,而非展示个人意志。所以他的遗憾是没能将设计意图完整准确地转化为设计语言,而这,恰恰是他在设计过程中最痛苦的感受。
陈品豪坚持室内设计应该叫做室内建筑设计,设计师应该更关注如何理顺室内空间、建筑空间的空间秩序和关系,而不是装潢和装饰,而且室内建筑设计不应该是平面的,它应该是空间的,立体的。
陈品豪的项目通常是建筑和室内空间一起做,项目体量一般都比较大,从谈项目到出具体方案,很多时候他都不得不事事亲为,工作十分忙碌。长期的工作压力让陈品豪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模式和经营方法存在着问题,严重制约了自我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而他也发现,几乎宁波所有的设计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知名设计机构的设计总监总是最忙的,花在管理公司上的时间十分有限,企业的规模和效率一直上不去。
直到在上海遇到一位前辈,他的一个问题,让陈品豪茅塞顿开:你有自己的团队吗?
什么是自己的团队,就是能够相互配合,领会并贯彻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管理理念的一群人。他们能够为你分担工作,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构思创意,拓展事业。
陈品豪目前就在筹备这样一支团队,这支团队由一批擅长不同领域的资深设计师组成,他们一般具有10年以上的设计经验,并且有强烈的向上发展欲望。这些设计师将根据自己特长被安排到新的公司模块中去,领导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效果展示等6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室。为了保证企业的活力,每个工作室都可以用柏天的名义独立接单,而前提就是优先完成公司的业务和陈品豪分配的工作。
陈品豪说,人只有把精力放到一个点上,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顶峰之后,必然是人生的滑落,设计师要想延长自己的设计周期,只有不断突破,画一道更高的抛物线。而这次组建新的公司模块,正是他向上突破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