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光 YAOGUANG CHEN
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环艺系
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总经理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会长
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会长
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会长
1996-2005年,连续十届中国室内设计大赛七次荣获一等奖
第十二届亚洲建筑师大会论坛主讲人
2004年度CIHAF中国十佳住宅设计师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中国室内设计年刊》、
《INTERIOR DESIGN china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
《中国室内建筑师品牌材料手册》、《家饰》等多家专业刊物编委会委员
陈耀光和他的杭州典尚设计公司同仁的获奖业绩(不含省市一等、二等奖):
(大奖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等机构主办)
1996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二等奖(杭州之江饭店蓝宝石娱乐城)
1996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二等奖(杭州九里松度假饭店)
1998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浙江音乐厅)
1999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杭州新隆达大酒店)
2000年 中国青年室内设计师大赛一等奖(杭州城隍酒楼)
2002年 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设计大奖”(浙江嘉兴电视台)
2002年 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设计大奖”(杭州红星文化大厦)
2004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浙江嘉兴大剧院)
2005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一等奖(李叔同纪念馆)
2005年 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二等奖(杭州典尚设计公司办公空间)
宁波装饰:陈老师您好!作为中国著名的设计师,您认为(怎样)才能设计出好作品?
陈耀光:这是个大题目。好与不好,是你自己认为还是别人的看法,标准在谁这里很重要。在我看来,好的作品必然是体现设计者的真我。没有观点、没有情绪、没有投入的状态是没有感染力的。我们目前的环境并不允许我们完全的自由,我们仍然面临诸多的限制。对于一个设计师,想出好作品,判断一个项目和判断一个业主非常关键,好的业主本身和设计师一样具有作品感。有了一个单子就一定是你的客户,是你的客户并不等于说一定是你的作品。做作品要有投入状态,做业务要有职业精神。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能成为作品,作品需要环境,尤其是人的环境。设计师不仅要努力争取作品,同样也要会认真地做商品。
宁波装饰:您是如何把握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陈耀光: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关注的内容不一样,就像外衣和内衣。建筑设计是骨骼框架,是空间的特性,是一件外套,这些本质特性是室内设计无法更变的;室内设计更像建筑空间内部的皮肤,更接近人。建筑设计解决的是体量、尺度,是建筑和天际线的走势,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形态特征;而在人群活动频繁的室内场所,需要更多体现的则是亲和力、温度感、色彩肌理等身心感受的舒适性,所以室内具有皮肤对内衣的要求特点。我认为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不该分离和隔阂,它们只是前与后、粗与细、外与内、厘米和毫米的关系,如果两者对自身的界定和分工达成共识,理想的合作状态自然就建立了。
当然,我们室内设计师与建筑师关注的焦点不一样,建筑的单位是厘米,而室内是用毫米来体现空间情绪的。室内设计更关注的是细节,甚至于墙面的肌理是软的还是硬的;而建筑师关注的是一幢建筑、一个小区和一个城市,他们对人在室内空间的感觉缺乏我们的敏感,因为室内设计更接近人,接近生活,接近细节。建筑设计的商业使命没有室内设计重,如何让男女老少在商业空间内进行买单消费,如何让钢筋水泥变得可亲可爱,这份努力还得有待室内设计师来完成。所以,除了业主,建筑师也要充分理解这种分工的存在。
宁波装饰:当您接手一个设计项目时考虑最多的是什么?
陈耀光:设计师会面临很多设计题材,如酒店空间、办公空间、艺术场馆空间等等,当我接手一个项目时首先考虑这个题材本身能不能突破自己以往的可能,这也是一种观念上的突破,如果是一个有主题的空间,事先还需做主题性的研究、定位和分析,会有一个系统性的前期准备工作;其次我要看建筑空间留给室内发挥的余地有多少,室内设计与建筑的母体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建筑空间没有给我余地想象,没有创作条件,那么再好的再惊天动地的一些思想和绝妙创意也会显得勉强;另一个就是经济上的投入程度,这里面会涉及到我做的深度、高度、精度。当然,室内设计不是纯艺术,它从属于一种商业要求,是一个带商业视觉要求的策划设计过程,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受众面及经济效益的回报。当然,业主对设计费的支付态度也是我所考虑的范畴。
宁波装饰:您设计的杭州韩美林艺术馆不仅具有空间的灵感和质感,而且还能让人享受到美感,您是通过怎样的设计手法来实现这种效果?
陈耀光:要塑造一个特质的空间,首先要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谁是这个空间的主人?空间为谁服务?经过多年艺术文化空间的设计实践,我有这样的体会:艺术馆、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中装饰符号是忌讳的,真正的装饰焦点就是艺术展品本身。我们所做的最大工作也就是不强调自己,不强调自己的专业,不强调空间装饰符号,克制自己的美感冲动,很理性地摆准展品为主体的空间位置。要对作者本人有足够了解,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作品的社会受众面,然后再来建立相应的空间次序,通过色彩、肌理、灯光和环境气氛塑造空间中艺术的感染力。
在国外的优秀作品中,只有空间意境的表现,而非装饰语言的丰富表达,最感人的是空间本身。在中国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培养公众对这种纯形态的审美习惯,摆脱长期依赖于象征性上的标准满足。文化性空间以人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为表现核心,所有的前厅、门厅、交通空间只是一些情绪准备、体验过程的辅助空间。通过空间方式、设计着人们在其间的活动和轨迹,在做建筑、室内及环境设计时,我们都应该研究人的停留时间和对情绪的影响。
宁波装饰:多年来您介于设计师、艺术家、老板、教师、社会活动者多层身份之间,对此您有何感触?
陈耀光: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世界中,体验不同的人生,接受多方面的信息,这是人的无奈,也是人的使命。生命在于运动,人需要交流彼此获取营养,观念需要多重碰撞,一个人才会完整。所谓能者多劳,但“劳”要体现快感,为多而多,这是茫然,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有机会与年轻人在一起吹吹牛,很开心。他们很单纯、很进取,让我想起了自己做学生的时候。不同的是,他们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我们当初今非昔比,他们要什么有什么,尽管如此,他们的抱怨却比我们以前更多。设计,就是让你游戏一些有形有色有高有低的关系,必须让自己立足好心情。下棋也一样,20年的棋力还只是业余一段,段位不在于高,而在于我会选择能令我兴奋的棋手:找一个高的,让我失落;低的,能给我信心;碰上一个棋力相当的,彼此可以经常体验输赢反复的快感。
宁波装饰:业内很关注您的最新动态,您目前在做什么设计项目?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陈耀光:项目很多,主要在做崔恺建筑大师设计的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和程泰宁建筑大师设计的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中国室内设计师在商业空间上的设计已有相当水平,但在文化空间和艺术场馆领域的设计,我国室内设计界的关注和研究与国际专业化设计还有一定距离。目前设计的这两个艺术场馆在国内颇具影响,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希望有所突破。当然,有关房产品所涉及到的楼、堂、馆、所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因为它们在艺术的观赏性中体现最大化的商品升值性。我们的项目在全国都有,也包括宁波和舟山。
宁波装饰:作为浙江省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会长的您,对宁波近几年的室内设计发展有一定了解,最后请您谈谈对宁波室内设计师的中肯评价?
陈耀光:宁波,一个美丽的港城,宁波的设计师给我印象很团结很进取,在学术上他们勤于交流,在创作上他们百家争鸣,在行业团队建设上他们成长迅猛,在近几年国内外的设计大赛中屡获殊荣,尤其是在2006亚太双年室内设计大奖赛中宁波设计师摘取两个最高奖项,让业界刮目相看,为宁波争了光,也为我们浙江争了光。
宁波有一个精锐设计师联盟,是由当地资深室内设计师组成,和宁波室内专业委员会共同担负起宁波的行业发展使命,以增进学术研究与交流,提高室内设计水平,营造艺术文化土壤为宗旨。前不久这个联盟与品牌材料商通过强强联合,开启了一个新的合作起点,进行了一次良好而多元化的精锐整合。宁波设计师确实很有头脑也很有前瞻性,他们敢于大胆尝试探索,走在开放和挑战的前沿。
当然与杭州、上海、深圳等地相比,目前宁波的设计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设计是无止境的,作为浙江的设计同仁,我希望并相信宁波设计师在很短的时期内就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走在浙江的前沿,走在全国的前沿。
宁波装饰:谢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关于设计及设计以外的观点
文/陈耀光
设计师是宠物,更像猫
设计师像猫,很敏感,很优雅;他洁身自爱,很清高;他很自恋,像猫一样自恋地只舔自己,从头到脚还目不斜视;容易忧郁,经常对着自己的影子惆怅、顾影自怜,转而又自我宽慰;猫很脆弱,容易生气,受不起委屈和考验,尽管长得像老虎,毕竟缺乏老虎的体量和体魄;喜欢靠在主人腿上晒太阳,悠然享受主人的宠护,如果再给点抚摸,就会显得满足并且得意。设计师的脾性像高贵的宠物,喜欢被人认可,受人尊敬;面对唯美他们很难拒绝,面对浪漫他们会偷闲捕捉,就像猫会在天井里半天静静地对付一只蝴蝶。
夜晚的宁静是设计师和猫的天堂,他们尽情逃避事实和发挥想象。他们的天性中都掺和着女人的优雅,冲突来临时也只是吵架而不会战争,而且吵架时还很注重造型。他们有极强的排他性,自信,优秀,唯我独尊。他们具有诗人的唯美气质,反复无常,但缺乏果断。敏感,是聪慧伶俐的特征,容易将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所以,猫会怕生,设计师会怯场。
猫,轻盈、聪灵、敏捷、感性、细腻,由于体量和厚重的不足,经常容易失控。设计师像猫。猫,有家猫,也有野猫,见过世面的猫胆子大,由于长相的缘故,在潜意识中经常在尝试虎的游戏,学虎的姿势和叫吼。也许是声带的天然性,怎么听都有猫的温柔。开发商是虎,是大象,敦实有分量。设计师和开发商总是有区别的。
设计,是一件有了钱以后要发生的事情
在体现消费之前,首先要有“闲”,要学会忙中偷“闲”,我们这一代设计师已开始在争取这个权力了。设计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生活的爱好者,有情、有绪、会各类嗜好,懂得或者会判断享受生活。我们的客户之所以请人装修,因为他吃饱喝足以后,多下来的心情是请你设计他的社会身份。如果你自己都未曾象样地享受过,没有经历、没有奢望,贫乏的单调日子如何联想别人明天的浪漫。一个甲方有了钱,并不代表他很有品位、会消费,因为他的钱来得比他的品位更快,所以你要引导他、影响他,要对得起花钱雇你的甲方,让他的设计费物有所值。所以,设计师要学会先投资自己,偷闲消费,体验享受,这也是设计师的就业成本。设计,是一件有了钱以后要发生的事情。
设计可以“抄袭”,生活无法“抄袭”
关于设计上的“抄”,即拿来主义。在商业社会里,是一种“短”、“平”、“快”的有效手法。抄别人成功的卖点,抄大家喜闻乐见的符号,再进行一系列技术性的后期处理,不需要太大的风险就能博取业主满意,生意兴隆到了人满为患,实在是一件事半功倍无可非议的事。确实,设计不全是艺术,也不全是高尚,室内设计更具有商业的合伙性。现在的房产豪宅,原本是生活起居家人天伦的场所,非要“抄”出国外教堂的高崇和威严的仪式,将别人的皇宫盲目地摆在了我们自己鲜活的生活中,让人怎么轻松得起来,怎么休闲起来。有些豪宅的装修是专为给别人看的,别人的眼球比自己的舒适更重要。中国人和老外,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一种生活方式单靠临摹是学不像的,充其量也只是张平面,还不如活生生立体地像自己,即便是个农民,也未必成为一个“洋”农民。设计可以“抄袭”,生活无法“抄袭”。
为了健康,要有软着陆的准备
人,有时候会很奇怪,经常做一些自相矛盾的傻事。我们的工作是在为他人的生活质量奋斗,自己却在辛勤地以健康作代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设计,迷失了方向,这确实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委屈。我们不反对设计师追求名利、追求成果和实现崇高自我,但在过程中要讲究速度和方法。工作不是目标,生活也是人生。要让节奏慢下来,兴趣多起来,健身、音乐、棋牌、花鸟、收藏、旅游等,转移一些亢奋的工作方向。生活周围有的是让你兴奋的诱惑,都会使你找到热爱生活爱自己的理由。世界和行业的发展实在太快,一切需要减速。努力让自己平和地过渡到能够适应的节奏,这才是境界,我正在学,不知能否学好。为了不再认为只有工作才是生命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借助“软着陆”、“手排挡”,一节一节慢慢刹,努力刹到身心平衡。
关于团队和使命感
跨国企业做强做大,是必然的事,设计师做大团队,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案例。我个人以为企业特性不一样,设计是一种职业,属服务行业自由类,如同医生、律师、美容师和牙医一样,靠技术吃饭。在初级阶段需要相濡以沫,需要共享一个大平台,但在经济、技能、行业规则成熟了的今天,培养一些目标客户,将自身优势发展好,将职业规矩调理好,将合伙人磨合好,再有若干场外合作体就更理想了。设计,不要太大的场面,容易操作,容易单纯,容易出细活。至于产值和产量,看你跟谁比,房产商?还是贸易商?如果你不想搞坏自己心情的话,别跟他们斗。另外,室内设计有极强的商业属性,不要一碰到“文化”二字就显得沉重。设计是一件愉快的事,有形有色的过程比研究诺贝尔学科好玩。设计师是性情中人,是诗人,他们不是战士,他们只是提供唯美享乐的方式,让人们的生活过得舒适通俗些,没有很深刻的责任,所以大可不必强调使命感,再说,使命感也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在看卡通片和周杰伦时是将愉悦自己放在了第一位。我们当年崇拜崔健的时候,父母亲同样觉得不可理喻。所以,要学会宽容别人、宽容自己。
设计,已不是唯一的手段
我们杭州的设计师很有意思,每一拨合伙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喜欢户外活动和旅游;有的在经营餐厅与酒吧,而且是生意红火的高档餐厅;有的投资建造郊外农家驿站和主题宾馆;还有投资房产项目和租赁湖岛生态旅游……不论是投资或娱乐,总之,不再是自命不凡设计为上的单一观点,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有了投资,有了回报,有了钱,设计就不单是生存了,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的设计作品离想法更近。在这次年会上与一些宁波设计师的交流形成了差别:一则在探讨生活有几种方式,另一则还在谈杭州前几年的老话题:行业的团结、市场的成熟、设计费的公正、投标的无奈等等,这些已不是杭州目前的行业问题焦点。杭州目前的现状是一个时间和争取的结果。相信将来市场成熟了,业务多了,次序形成了,设计费普遍收高的情况下,行业也就团结了。
喝龙井茶,要细细品
杭州的设计师坐在梅家坞,闲步河坊街,夜游南山路,在山水环境中喝茶、吃饭,是杭州特有的背景,也是特有的休闲氛围。我们不像上海、北京,高度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没有摩天大楼,我们没有悬浮列车和轻轨地铁的高速运行,所以,浙江杭州的设计比其他城市的设计更有放慢思考的机会。尽管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社会,竞争确实很难控制节奏,但设计除了竞争,还需要一些尺度上的控制、速度上的控制。理想的设计环境应该是一种休闲的速度、磨工的状态,因为,杭州的西湖龙井茶、笋干老鸭煲,都是需要花时间品尝的。
关于其它
设计师和空间,除了认真和对称,我认为还应该有些其它构图,幽默一些、模糊一些、似是而非一些。刻苦勤奋不全是褒义词,调皮懒散也不全是贬义词。不要尽做一些立马被认可的事。小一点、有趣点,没有成就感也有快乐感。中国的设计师已经够伟大的了,他们要面对甲方、乙方、材料方,又要考虑作品、产品和人品。面对没有三分三休想上梁山的竞争社会,我们可以学着模糊些、幽默些、轻松些,看些颜色的东西,摸些柔软的东西,听一些悦耳的东西,想一些愉悦的东西……
典尚公司院子里的一景
室外夜景
典尚设计形象LOGO铁牌
大厅总台
大厅走廊
大厅一侧
二楼鸟瞰中空底层
二楼看中空局部
二层会议室
女卫生间
男卫生间
楼梯
夜晚的楼梯
杭州韩美林艺术馆雕塑展厅局部一
大厅总台局部
雕塑展厅局部二
雕塑展厅局部三
雕塑展厅与门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