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装饰网!  登陆  免费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宁波装饰网 > 人物访谈 > 正文

查波:左手教案 右手画笔

http://www.cnbzs.com 2014/8/2 13:58:07 来源:宁波装饰网 浏览次数 171 次
    或许世上再没有一种职业,能够比教师更能把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传递并且放大,这大概就是查波选择从一个纯粹的室内设计师转入设计教育领域的原因。2003年从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毕业后,查波成了一名专业的室内设计师,并很快在宁波设计界崭露头角。三年后,他华丽转身,投身高校的设计教育工作,自此,他开始自由游走于设计与教育之间。


查波

查波
中国杰出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CIID中国室内设计二十年优秀设计师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

采访/杨芝    摄影/叶建荣
      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
      在2006年之前,查波是一位设计师。他所供职的宁波市富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是宁波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公司之一。十年前的宁波,文化土壤还略显贫瘠,设计的价值未被广泛认知,但这同时也为设计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素养及出色的设计才能,查波先后创作了许多夺人眼球的作品,荣获“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二等奖、“上海金外滩最佳卫浴空间奖”金奖等诸多骄人成绩。
      在查波眼中,设计的本质在于创造,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出比过去更为优秀的作品,模仿绝不是真正的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知识的广泛涉猎,查波的设计日臻成熟,设计形式越发丰富。他的作品往往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他注重原创,突破常规,给作品以灵光闪现的生命力。
查波为人爽直,精力充沛,对于事物总有自己独到精辟的观点。与他相处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许多设计师的共性,他注重生活品质,喜欢旅游,还热衷于工业产品设计。他说,不管是室内设计,还是工业设计,抑或是其他,设计总是相通的,再好的设计还得回归生活,提亮生活。他还有一个小小的癖好,就是在家中养了大量的多肉植物,他说他非常享受多肉养成所带来的成就感。诚如著名设计师梁志天所言,设计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大抵每一位设计师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设计教育应面向社会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持续不断地补充年轻的血液。在富华工作的时候,查波一直期望有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加入这个庞大的设计团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竟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一方面是设计企业亟需专业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高校输出的人才“不好用”,甚至“不能用”。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如何避免矛盾的产生?在企业工作期间,查波一边用心培养新进实习生,一边潜心研究断层产生的根源所在。
      查波说,用人企业遭遇的最大尴尬是,多数初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都面临“再教育”问题。企业利用两到三年时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最终培养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可往往刚刚具备了一定的设计能力,开始创造价值时,学生就因为待遇等原因迅速跳槽。这一度给企业带来苦恼,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向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
      那么,这个问题能否在高校就得以解决?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查波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梅法钗院长,并受邀担任该专业的教师。当时正是该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筹备阶段,查波关于艺术教育的许多想法得以实践。
      在任职之前,查波考察研究了国内外优秀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本地市场特色,做出了删减教学任务,增加手绘等基础课程的大胆决定。他说,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及信息化的提升,很多课程的设立早已显得不合时宜,甚至落伍,但是很多高校对那些真正决定设计师高度的手绘能力和综合素质却置若罔闻。
      “一个人不可能生来就是设计师,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设计大师潜质的胚子?”查波说,一个成熟的、有生命力的企业,其人员组织构成就像一座金字塔,从企业老总、设计总监,再到设计师,每人分工不同,却又环环紧扣。每个学生的竞争力体现在综合素质的整合和提升,学校不单培养“设计人”,更应该努力将其打造成“设计师”,乃至“设计大师”,以至于每个学生都有向金字塔顶端发展的潜质。而反观如今的高校设计教育,行业真正需求的知识技能却鲜有提及,甚或直接遗漏。
      查波的设计实践和教育工作一直处于互动的状态,他努力挖掘一个“出色的设计师”需要从教育中汲取哪些养分,具备哪些必需的技能。从2006年至今,在参考其他高校先进经验,并结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他不仅对专业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而且逐年修正,集思广益以臻完善。对于低年级学生,着重手绘、施工图、效果图等基础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则加强团队合作、创意创新方面的引导,因人而异,错位发展,使得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竞争力。近几年,他的学生设计作品在全国各类设计大赛上屡获大奖,在专业刊物上频频亮相,曾带领学生三进人民大会堂领奖。他的学生受到越来越多设计企业的关注和欢迎,很多学生尚未毕业就已被提前“抢订”。
      除了与行业相匹配的专业技能,查波极其重视学生个人素养和品格的提升。他说,当前很多年轻设计师不是在专业上下功夫,而是过度关注收入,甚至逾越职业道德,总是琢磨着如何在材料商那收取更多回扣,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上的偏差。所以,他总是教育学生在做设计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摆正好自己的心态,理解设计的本源,才能将设计之路走得长久。
      设计在教育中发展
     
设计师,教育者,双重身份的叠加给了查波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设计出让业主满意的作品是他最大的欣慰,而如今,他更多地希望设计出兼具启发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设计作品,用亲身的设计收获和感悟来指导学生。他将眼光投向更多作品之外的命题:设计和建筑如何配合?空间如何交错穿插?新材料如何合理运用?
      他抓住每个能用作品滋养课堂教育的机会,有的放矢地体验各种不同风格,也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穿梭自如。他说,作为设计界的教育者,不该用特定的风格去约束自己。他勇于尝试多种风格,将设计做到极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评判学生作品时更具包容性。就拿最近他刚刚完成的一套别墅来说,从建筑到室内,再到景观都由他一手设计,为了打破传统住宅建筑中的固定模式,强调室内外人、植物、空气与阳光等空间关系之间的互动和影响,每层都引入绿树和植物等元素,使人站在每个楼层的阳台上犹如置身于自己的后花园,处处绿色围绕,并且上下各楼层及阳台之间家庭成员还可实现对话交流,将创造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
      他在校内还成立了导师工作室,带领学生团队一起做设计,于实践中传授知识,由此,设计与教育得以相互补充营养,共同前行。作为教师,查波说他很庆幸,每天都会受到最年轻最有活力的思潮冲击,让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突破传统和常规的嬗变。他一直认为,设计师需要个性,需要前瞻性的思维,而高校这座象牙塔给了他更多的机会丰富自己,完善其设计作品。
      这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年轻队伍,每一次分享会都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学生的创造力,加上查波的丰富经验,常常会带来灵光闪现的设计,这是查波一直希望看到的成果,也是为什么他们做的很多作品屡获国内大奖的原因。
      查波说,十多年来,他很欣喜地看到宁波设计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材料、软装、灯具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也为宁波设计师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土壤。而他的使命,就是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为这个城市的市民带来更多看见美、享受美的机会。
 

石浦一宅院
撰文|查波   摄影|刘鹰
 
项目名称:石浦别墅
坐落地点:宁波象山石浦
建筑面积:700平方米
主要建材:白木纹大理石、灰木纹大理石、 古木
               纹大理石、维可木、青石板、实木板
设计单位:査波设计工作室
设 计 师:查波
设计预约:13777079416
 
      挑战
      室内设计师能决定建筑结构的机会不多,往往都是在木已成舟的无奈中,继续勉强地去达成设计的期望,而这一次不同。
      石浦镇,地处东海之滨、象山半岛南端,渔港古村是这里的印象写照。在中央塘村的老街静巷旁,我们展开了对农村典型性透天独栋住宅建筑的另一重探索。设计的开端面临几个落笔时的思考:面对海景所需的“开放”与确保私人生活私密性的“闭锁”如何同时满足兼顾。业主一开始就明确强调,如何不靠传统的安保设备就能轻易确保这个住宅不会被加装铁窗,但住户也能安居其中。这确实是个挑战。不同于满是瓷砖大理石构成的“土”、“豪”宅,这一宅院以“线天”的形式呼应了人与环境的脉络,我们将有限土地的深度为住宅规划面宽设计,创造了一个连接周边新旧建筑与海景三位一体的“虚室空中侧庭”场所,它符合了人们对乡村海边新生活的种种想往,更保留了传统巷弄住宅迷人的天际线景观。
      想象
     
相信一栋好到让人充满各种想象的空间意向,就隐藏在这栋家屋几层玄关、阳台和楼梯处上方的一线天内,这个拨开的缝隙揭露了老街坊邻里的空间场景,它不仅因尺度的友善而温暖,也常常蜿蜒曲折提供了不期而遇的生活乐趣,串联起许多共同的记忆。当我们从对面海边的小巷回望这栋家屋时,家人前后贯穿在虚室侧庭之间,各自发生着不同的故事,老街巷间人语回荡而成迷人的渔村印象。
      实践
     
反顾一线天的设计过程,联合建筑师、材料商和项目经理共同反思传统建筑的问题,总结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尺度的紧张感时时挤压着设计的想象,我们必须在无有的生成之间,时时检视空间、素材、光线乃至于生活的建筑与空间品质。难得的是,设计施工团队在打造建筑的历程里共同示范了一种可贵的实践:设计师与业主营造形成了友好而信任的对话关系,在往来的沟通间互相启发、共同深掘出住宅建筑的各种可能。我们深信动人的建筑必须自生活的本源与设计的过程中探索设计的可能,要向生产的工艺学习,用情于材料施工构造的细部,寻求内在的感动,让设计的创造体现人与物相知相融的境域。
 
作品欣赏:
 
 
 
 
 
 
 
 
 
 
 
 
 
 
 
 
 
 

光影
——宁波永信集团总部
撰文|查波    摄影|刘鹰
 
项目名称:宁波永信集团总部
坐落地点:宁波宁海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主要建材:青砖、青石板、老瓦片、工字钢、老船木
设计单位:査波设计工作室
设 计 师:查波
设计预约:13777079416
 
      项目坐落于有着灿烂人文景观和优美自然风光的宁海县,以两期总部办公楼和一栋综合楼为主要设计对象。宁海县有着悠久的古建筑村落史,以国家级文保古镇为代表的前童村,“家家有雕梁,户户有活水”概括了这里风水人情的生动写照,以此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
      设计师力图传递办公空间里更耐人寻味的深度与气氛, 简约大方的院落式格局规划,使得建筑与景观栋栋相依院院相套,俨然一幅“汩汩溪水挨户环流”的江南小镇烟雨画。搭配中式简约家具与老物件以丰富空间的情绪,贯穿整个办公空间的手工木格栅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延伸视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办公总部的管理和工作理念,在空间的每个角落尽情舒展。这个由东方元素诠释的空间呈现出的整体样貌,堪称优雅时尚的现代企业中国风。
      用传统简单的物与料经过再设计,构建视觉空间块面的力道,用富于质感的材质,营造极简内敛的写意空间。本案以干净简洁的空间逻辑,来呈现集团总部的文化修养和领导气势。不刻意凸显某个焦点、物件或者材料的存在,而是以更低调,更让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将“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这些元素自然而然的融合于空间当中。
      这样素颜的空间看似不抢眼,却耐看,经得起挑剔的标准检验。在淡定的空间,超大宽面的窗景,成为空间最好的装饰。局部的细节更是令人眼前一亮,玄关的格栅旋转门,从一楼延伸到二楼的植物配上镂空砖墙与富有中国韵味的隔断,均显出非凡的自信。贯穿整个空间的色调,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清爽气质。
      永信办公总部,整体设计风格素雅,大方,创造了一个开放,豁达,快乐的工作环境。设计中采用了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将室内与室外紧密融合。建筑中,采用了室外植物在室内生长的设计手法,保持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通风,使在室内最大化的接触自然界的清新与舒适。就如庭院地面复古的中式拼砖跟瓦片的铺设,加上仿旧的船木桌凳,在植物的包围下,有一种工作之余的轻松感和亲切感。建筑采用大面积落地玻璃也是为了在工作室能更亲近自然,减少工作压力。从光影的起落之间借景,顺应时代的变化,将不同层次的丰富,凿刻于文明生活的吉光片羽里。于工作走到庭院外的框景,借由"光"的迁移,营造出多层涵构的界面观点来诠释“景”的丰富,放任想象,成为空间与人沟通的最佳方式。
 
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05-2017 宁波装饰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实名:宁波装饰 中国装饰 浙江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 中国宁波装饰网 宁波装饰杂志
宁波家居网 宁波设计网 中国装饰之窗 装饰之窗 设计之窗  装潢情报 管理员:259379956@qq.com  ICP:浙ICP备07023769号-1
服务热线:0574-87110128 传真:0574-8713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