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美术出身的王寄明后来才转行搞室内设计的,有十多年习画经历的他,为自己从事室内设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学美术的人比较感性,很富有想象力,各种造型风格一学就会,王寄明认为自己不足之处就是对建筑的认知缺乏深度。为此,他大量浏览了建筑大师们的作品与传记,对建筑大师赖特与柯布西埃的崇敬,丝毫不亚于米开朗基罗与毕加索。通过学习得以融会贯通,并且在室内设计实践中努力做到在理解建筑的基础上展开室内设计,力求处理好空间、造型、材质、色彩、光影等关系,把美的室内设计作品呈现于社会。他说建筑与室内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将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分割开,室内设计应该是建筑设计的延伸,是建筑的细化,好的室内设计应该成为建筑精美的细部。
大概是绘画出身的缘故,每当王寄明用铅笔勾勒出新颖方案时,充满着创意的快乐。他说自己最兴奋的是初期概念阶段,当然当大工程竣工时设计获得甲方及业内认可时,那种成就感和愉悦感让他无法言表。
王寄明曾参与设计过雅戈尔服装城、杭州东方集团、奉化银凤度假酒店等重点工程,雅戈尔工程是他独立主持设计的第一个工程,他说:“当时的压力很大,因为做竞标方案时的压力来自你本人的综合能力,人无法跨越某个阶段,你做的方案基本上是你某个阶段水平的真实反映。接下来的述标过程也很关键,你务必让甲方认同你的设计思想及设计方案,最后我们胜出原因在于对甲方总意图的理解以及整个方案所体现出来的大气品质。有时候压力也是动力,压力下能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
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提高设计水平,有一段时间王寄明离开宁波去上海寻求发展,有机会与香港、深圳设计师合作。谈到这段经历,王寄明颇有感触:“在这期间,由id+c室内设计杂志香港栏目的主持人唐婉玲女士、香港著名设计师方振华先生与我们设计团队一举投下杭州东方集团的设计工程,于是移师杭州,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设计合作。设计是全方位的,使我对设计理念、图纸表现、工程跟踪都有了新的认识。当东方集团设计接近尾声时,奉化银凤度假酒店的项目向我们召唤,因甲方定位是国内最好的设计公司,所以我推荐了深圳的洪忠轩先生,他虽然年轻,但设计能力一流,经营着深圳最大规模的室内设计公司。后来该设计方案在竞标中遥遥领先于对手,并且还被评为该年度中国‘最佳创意奖’。与经验丰富的香港设计师以及国内著名设计师的合作令我得益匪浅,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素质、经营水平都值得我学习与借鉴。”
谈到宁波市室内设计现状时,王寄明语气不由激昂起来:“中国室内设计较为发达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等,相比较宁波的室内设计起步显得比较晚。记得97年我们成立新世纪装饰设计公司时,还是以门市部的形式来展开设计工作,人们以好奇又欢迎的态度对待我们。随着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社会对室内设计的需求是巨大的,经过众多设计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产生了大量的室内设计作品,但是从专业角度看,好的作品比较缺乏。与发达城市相比,特别是上海,室内设计越来越国际化,相比较宁波则还在本土化上徘徊,甚至有拉开的危机。举个例子,如宁波的老外滩作为建筑开发虽存争议,但还是成功的,与上海新天地相比,宁波老外滩无论历史、自然景观都超越上海,遗憾的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室内设计却出现了较为糟糕的现象。上海新天地的室内设计有美国及香港专家把关,其专业要求是国际化的,而宁波老外滩的室内设计却由外行的业主在自行消化,除已建成的颐和茶馆等个别具有专业水准外,多数室内作品水准低下,实在可惜,我想这并非是投资者的初衷吧。业主的设计消费观念并没有随着经济的上升而达到应有的高度,应请怎么样的设计师及应该怎么支付设计费这些概念都很模糊。殊不知没有正确的观念,没有好的方案就没有好的工程,最终的结果是以工程的总造价为代价,换来的是一个更糟糕的场所。如何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如何让设计的观念深入人心,除了设计师努力提高职业水准外,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提高与参与,在这里特别提一下是媒体的作用,作为媒体应该大力倡导设计文化,多刊登一些经典作品,多举办一些优秀设计师讲座,做正确的设计消费引导,而不应该出现免费设计这种不负责任的声音。
最后王寄明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如今世界众多品牌专卖店落户宁波,许多建筑项目,特别是新城区的建设,在境外、深圳以及本市优秀设计师的的创作下好作品不断涌现,这些美的空间无疑会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他期望设计的黄金时代早日到来,当人们的意识达到美好生活离不开设计时,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就会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