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闳是第一个拿到享有室内奥斯卡之称的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奖的中国大陆设计师。他的设计混搭了中式古典、现代时尚和简约,面对业界铺天盖地的纯仿中式或修旧如旧设计传统倾向占主流比例的今天,能在现代办公空间或家居空间点到为止的张扬中式语言的光辉,不动声色地去叙述中式和现代、中式和时尚的相互关系,并能在中式语言空间运动节奏上跳出传统中式传统束缚,这是王闳设计手法的独到之处,也是他成功的秘诀。

王闳
教育背景
2003年: 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硕士学位
1991年: 中国重庆大学建筑学院 室内设计学士学位
从业职务
1998—2004: 设计师、高级设计师、首席设计师
目前职务: 北京包达铭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客户总监
主要参与项目: 运河岸上的院子、万达广场、万通中心、神州数码、中国国航综合办公楼、财源国际中心、君士中心岛 俱乐部、财富公馆、严家花园,凯风基金会等项目
Education Background
2003 Chelsea College of Art &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MA Design of Environment
1990 Architecture College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Bachelor Degree in Interior Design
Working Experience
1998—2004: Designer, Senior Designer, Chief Designer
Current Job Title: Account Director
Major Projects: Holiday Inn Express in Tianjin and Chengdu, Huiyuan Hotel, The Courtyard by the Canal, Wanda Plaza, Vantone Center, Digital China, Air China Headquarter Building, IFC Tower, Kwans Central Island Club, Fortune Garden,Yan’s Garden,KF Foundation etc.
采访/ 摄影/
宁波装饰:王老师您好!您的创作倾向于哪些空间设计?
王闳:我们公司做的项目种类比较多,有酒店、办公、会所等不同空间设计。当下互联网发达,各种信息对我们来说是极其丰富的选择。室内设计也一样,运用的资源越多创造出来的内容就越丰富越有意思。我觉得做设计要兼容并蓄,东方与西方融合,现代与古典融合,在整个设计领域,不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时装、工业设计都呈这种态势,兼容理念在我设计中是一个突出的展现。以前我们认为办公室应该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家里才是放松之地,现在人们认识不一样了,因为工作和生活越来越融合,空间功能也越来越多,办公空间照样可以有很多丰富的娱乐成分。从这个角度讲,我对项目的设计风格、处理方式以及功能组合会越来越多包含这种融合的概念。
宁波装饰:您怎么理解继承?在设计时又是如何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王闳:继承是自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任何创造出来的成果都包含有对过去的印象反映到现在的工作、设计、生活等方方面面。在中国我们经常听到“这是空前绝后的”或是“史无先例”的评论,甚至说他是“革命性的创举”,“革命”这个词在中国是褒义词,西方却是贬义词,革命意味着一种粗暴的扼杀,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崭新世界。其实没有东西是革命性的,就如科学家坦言,任何科学的进步,哪怕是一丁点的前进,都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一小步”。继承融化在一切事物的过程中,不管你怎么创新,还是有继承。对此我们不用特别去强调,只要用心体会,平和对待,反而会越轻松,发挥出来的效果更自然。
不管接触多少外来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让咱们特别自豪的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有时我们在设计时发现所谓的创新也许在几百年前已被老祖宗来来回回做了好多遍。先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在做设计时希望对项目相关有历史感的东西把它挖掘出来,只要不断发现挖掘,越深入就越丰富,你会发现它的每一个枝叉可引伸出无数个枝繁叶茂的内容。每个项目我们可能只有一点点机会去做不同的尝试,但是只要你去做,总会挖掘出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做设计不可能每次都是百分百创新,能在每个项目里有百分之二十的个性化或是小突破,我已是非常满足。
宁波装饰:您的作品“老友的栖居”曾获享有室内奥斯卡之称的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赛大奖,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设计师,对此次获奖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闳:严格意义上讲它不应该是大奖,只是一个奖项而已。获奖纯属偶然,在英国的朋友知道我做了这个项目建议我去参赛,我就去投稿了,很荣幸作品被入选为当年Andrew Martin国际室内设计大赛“全世界60位设计师优秀作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该荣誉的设计师。只要你去做,并不见得要有什么目的,有时也会得到一些意外收获。那年我赴挪威参加了大赛组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与挪威、比利时、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的设计师做了交流。通过这个赛事给了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与世界接触,外面的世界很大很丰富,和各国同行交流,收获颇多。
宁波装饰:从事设计这么多年,谈谈您的创作感想。
王闳:我在国外学习过几年,那时候年轻固执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跟人交流难以理解对方的想法。有一天跟一个国内朋友聊天,话题是从市场的角度去探讨所谓的豪宅,因为“豪宅”两字这十年来对中国设计师是个折磨,它像被开发商施展了魔咒左右着市场和很多人。后来我和英国的导师交流时谈到这个问题,我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导师说在欧洲“豪华”是贬义词,我表示不理解,他反问豪华不就只是豪华吗?它没有任何的意义。当时我理解不了他的话,只是有所感触琢磨他为何这么讲。回国后这些年,在我接触了很多刻意创造的豪华以后,终于领会到中西方理念的差距,其实所谓的豪华在我们中国做得非常表面化,这些仅限于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是许多设计师把它当作一种追求,就让人觉得可悲啦。
这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铁快得大家都不敢坐了,现在我们很多事情都在相反做,薄积厚发,用一个小小的题目拓展出无限的可能性,其实这样不合理。设计也是如此,应该厚积薄发,只有我们对创新发展有了理性的认知,设计时自然流露,做出来的东西才会平顺,不矫揉造作。
宁波装饰:您是在北京成长起来的设计师,对北京室内设计的大环境您怎么看?
王闳:北京的设计市场目前可以说是空前繁荣,因为这里是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平台,全世界最好的设计师聚集在这里,很多优秀国际设计团队在这里工作,最好的客户、最有经济实力的客户在这里,还有很多好项目,这些都很重要,对我们中国设计师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以前为了看一些好作品我们要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去欧洲或去美国,现在不一样了,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甚至在你们宁波、绍兴都能看到非常好的设计。作为北京的设计师我觉得很幸运,遇到一个好时机,有对外开放的平台,有很多机会接触各地优秀设计师和国际大师,有不断可以深入挖掘的历史,有繁荣的经济作为后盾,可以让我们在广阔的舞台上去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宁波装饰:您崇尚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王闳:轻松随意。前面提到豪华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生活方式,那么奢华比豪华更糟糕。作为设计师特幸福的感受可以把工作和娱乐相融和,这是我们工作性质决定,比如设计SPA,我们要先去巴厘岛体验这种好生活把它带回来。在巴厘岛做SPA纱帘外面就是水稻田,你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中静静享受生活的美好。我们中国人现在真的应该平下心来,不仅是设计师,而是所有人,尤其是有经济能力的人,要用心去体会生活的美好,不应该去破坏、去浪费甚至麻痹自己的感受。现在我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信念,相信明天会有更美好的事物在等着我们,千万不要把这种美好的东西今天就极度地挥霍,这是很危险的一种状态。做事得留有一点余地,不要太强求完美,这样才会不断有新鲜感。这也算是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吧,它能保证我非常健康地去生活工作,这也是做设计给我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