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装饰:琚老师您好!近些年您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在建筑空间里的运用和创新,您认为作为室内设计师怎样在一个已经完成的建筑里面,去体现一种新文化?
琚宾:一般加上“致力于”的事情,旗帜都会显得有点大。并没有刻意,也称不上“研究”。这在我们的设计里是件顺其自然的事。也许可以这么说,HSD的设计,比较符合当下的审美体系标准,或许更多地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去诠释。看上去经典,但同时具备当下性以及富含时代气息。室内设计师在已完成或未完成的建筑里面,让空间表现出新的视觉关系——以某种设定好的文化为底蕴,加入现代的设计手法,以此来呈现国际化的视觉关系。这应该不能称作是种新文化。
宁波装饰:您在设计时如何去赋予空间灵魂和内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空间精神力量。
琚宾:赋予空间灵魂和内涵,是设计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是在于离那个目标的距离远近而已。具体到设计手法上并不单一。
宁波装饰:您设计了许多酒店,被业界称为“知名主题性酒店设计专家”,您的作品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生活表现模式?
琚宾:项目的不同,设计理念也会随之不同。每个人对各自理想生活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所以并不存在我的作品向人们传递理想生活模式一说。适合的,就是好的。当然了,还是存在设计师本身对理想生活的观点,但不会与设计项目产生不和谐。
宁波装饰: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跨界设计,您是怎么看跨界设计?您是学美术出身的,对后来所从事的室内设计有何影响?
琚宾:很好的事情。跨界,同时也意味着打破限制,多重考虑。这对设计师本身的思维拓展、思想厚度的增加,对自身的沉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跨界设计,也意味着更多角度更加立体地设计。
在室内设计圈子里,总的来说学美术出身的较为感性,学建筑出身的更为理性。感性理性这两者没有高下对错之分,完全看设计师本人去怎样平衡。
宁波装饰:在当下中国设计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设计教育如何与设计业实现有效对接,“学”与“术”之间如何相互促进,高校设计教育如何做到学以致用,中国的设计业又该如何做到与国际接轨,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琚宾:建立更多的沟通桥梁,从而可以更多的换位思考,这样使得设计教育界与设计业之间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对接。“学”、“术”之间才能不再有脱节。这样,高校设计教育输出的,是非常高质量的人才。
在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需要保持自身民族性的特色,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足以支撑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地远,就如同凯尔特民族音乐全球化一样。我认为这样才称之为“中国设计国际化”。
宁波装饰:在教师、室内设计师与公司管理者之间,您更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这三者之间又是如何去协调?
琚宾:我喜欢“琚老师”这个称谓。三者中最喜欢的当然是现在所从事的“室内设计师”角色。我喜欢正在设计的状态,生活会比较立体,接收资讯的触角也会比较的多。其实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冲突。适度、量力为之就可以了。
宁波装饰:一个设计师在探索、创作直到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您觉得什么最重要?
琚宾:有设计的童心。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宁神静。
宁波装饰:您对生活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对设计又是一种什么态度?
琚宾:简单生活。对设计的态度是“无创新,不设计”。这也是HSD公司的设计理念。
宁波装饰:在此,您最想跟同行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琚宾:设计无止境。
海南香水湾一号
花园城5期销售中心(深圳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