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装饰:张院长您好!近两年浙江一带的设计企业发展很快,您是杭州人,怎么评价杭甬两地的设计文化与理念?
张毅:评价我不敢,本人还没达到这么一个高度去评价。每个地域所对应的文化有一定差异,甬、杭两地是各属于传统的吴、越文化,何况还有“河姆渡”和“良诸”各领风骚。以钱塘江为界,杭州应属吴文化,泛太湖文化的区域。杭州在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时期,有一条大运河,便离中原和京城近一点了,后来又有偏安的南宋皇朝在此安置过都城,这样离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也更近一些。南宋都城对后来杭州这个城市的性格似乎是起着一个胎造的作用。一个流亡的皇朝,一偏安在临安,一安就是150余年。 在这偏安时期,又是一个中国文化高度发展时期,这种文化塑造了如今杭州的气质。再说宁波,远的不说就说近代,宁波是中国开放商埠最早的港口城市之一,当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互相碰撞时,宁波首当其冲,外来商业的理念,资本的运作,引进来和走出去,甚至包括宗教等一系列的文化范围。这一时期宁波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当然这种人文、文化背景对今后的文化包括现在的设计文化和观念有着血和肉的密切联系。所以就两地设计风格,我打个比方:杭州像一湾印天的湖水,平静,清澈;宁波就是江和洋交汇的水域,热烈,交织。
宁波装饰:对于目前很多行业都在争相追赶“跨界设计”,您怎么看?在您的作品中是否也存在跨界的元素?
张毅:这个“界”是一个什么样的“界”?范畴有多大?从词面上理解“设计”那是一种创意思维的劳动,“跨界”这是一个从事这个行业劳动者所具备的聪明。一个酒店设计者,如果他不懂酒店的特性和服务流程,不了解酒店管理和消费者需要,可以想象这个设计结果将会是怎样。一个成熟的设计者,他必须要认知以上的范畴,而往往这种认知会涉及到他对家具、艺术品、标识及VI应用完整需求,从而会从室内设计延伸到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和平面设计等范畴与门类。久而久之,他们会在这种领域的设计层面上找到成就,找到客户的认同,找到兴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跨界设计”范围。在设计工作中,我们多多少少会涉及到许多上述这类模糊的设计区段,比如说在宁波国际航运中心设计中的自动扶梯一侧立面处理方法,我们采用了一种波普艺术的表现手法,用一种抽象的视觉感观塑造了一个庞大的屏面。从意义上来讲是予以了大厅一个艺术创作。当然在几乎所有的商业空间设计中我们都会关注家具的原始创作,来提升这一空间的特殊性,有的会触伸到整个“VI”设计,乃至包括服饰设计和服务员面部的化妆。
宁波装饰:我们一直在讲,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那么您在做设计时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张毅:在做建筑设计时,既要发挥细腻的特色,又要注重一个空间的整体感觉。很多人认为,我是室内设计师,就只做室内设计,其实我们不要自己给自己戴上枷锁,如果单纯注重室内设计某一个点,时间长了会很乏味,因为时代在变,审美也在变。做设计要以整个建筑为切入点去做事情,中国的园林空间讲究的是从一个景可以看到另外一个景,从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事物,它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就不会变成一个死的作品。
宁波装饰:您在设计中很注重室内环境的设计,追求自然、和谐与整体感觉,您怎么理解绿色设计?
张毅:绿色设计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我觉得这应该变成一种习惯。另外,我们对绿色设计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绿色材料、环保、保温,它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以酒店为例,类似于节约用水、减少床单换洗率这样的绿色服务也属于绿色饭店范畴。
宁波装饰:近几年您设计了不少新中式风格的项目,请您谈谈这类空间的创作体会。
张毅:实际上在我的设计中,并没有去追逐一个所谓“新中式”风格的途径,我个人认为在风格上不能称之为“新中式风格”和“旧中式风格”,如果要分的话,从秦汉到明清几千年里的风格要分清楚,那真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我们只能说一个是传统,一个是传承,而传承中的“形”和“神”的处理关系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斟酌的内容。
中国人在营造方式上追求的是一个把自然围合起来的过程,一方天一方地,一方水一方林,也就是把自然的形态放在一个规矩里面,在不同的视觉点和途径中产生变化的意境和形态。所以在一个具备了塑造空间的客观条件下,用一种营造也可以说是建筑的方式和庭院的方式,用分割、贯穿、障壁、转折的手法,达到一种节奏、流动的变化,产生一种丰富和有趣。实际上这种解析空间的方法不限于所谓“中式”和“欧式”,而是可介入于更多的空间处理。
东方的视觉形态,追求的还是一个“意”的关系,把这个“意”搁在一个到位的界面,那我们就把它说成是一个有“悟”的内容。所以在对空间的设计中,要做到点和面的处理方法,点就是“意”,“面”就是一个予以想象的空间,犹如中国人词语上的含蓄和绘画上的意境。
宁波装饰:您是学国画出身的,原来学的专业对您后来所从事的室内设计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毅:具备造型能力是每个从事设计的人所应有的基础条件。我学的专业是中国画人物创作,几千张人物的塑造那就形成了我对刻画对象的形进行写实的塑造和精神的捕捉能力。中国画人物用线造型的简练方法和速写的状态的动感,以至于我在以后的设计中喜欢简练、素色的手法,这个我想可能有一定影响。再者就是许多中国画所涉及到的对传统文化及美学观念,包括士大夫文儒的精神哲学,多少有点积累和影响,因而在设计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流露出来,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风格。
以一种波普艺术给宁波国际航运中心的大厅做的一个艺术创作
竹海水韵会所(杭州)
杭州画院
以纯粹的江南元素来塑造代表江南纯粹艺术的杭州画院
深圳江南味道
运用一种热烈聚会和戏曲的民间手法来表现餐厅